时间: 2025-04-26 09:3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5:30
陆游的《肉食》
平生爱枯淡,老病未免肉。
杀戒苦难持,贪境则易熟。
鄙夫五鼎少,达士一瓢足。
纷纷刀机间,断者岂复续。
习闻谓当然,乍见可痛哭。
长安多贵人,得此试一读。
我一生喜爱简朴清淡的生活,然而年老多病后,难免要吃肉。
为了不违反杀生的戒律,难以长久坚持;而在贪欲的环境中,却容易沉溺。
我这鄙陋之人虽仅有五鼎之少,然而那些高尚的人只需一瓢就足够了。
在纷乱的刀具之间,已经被杀断的生命岂能再续呢?
我习惯听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突然见到却令人痛哭。
长安城中许多贵人,如果能看到这首诗,定会有所感触。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剑南诗士,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内容多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其诗作风格简练、深刻,情感真挚。
《肉食》创作于陆游晚年,他经历了国家动荡,个人生活艰辛,对肉食的依赖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信仰的挣扎。诗中的肉食不仅是生理需求的体现,更是对杀生戒律的反思,显示出他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
《肉食》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挣扎与矛盾的作品。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肉食的无奈与对杀生戒律的遵守,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诗的开头“平生爱枯淡,老病未免肉”,直接点出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但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的虚弱让他不得不选择肉食,以此揭示了生存的无奈与现实的残酷。
“杀戒苦难持,贪境则易熟”则表现了陆游对欲望的警惕。他意识到在贪欲的环境中,人容易迷失自我,而保持对杀生戒律的坚持却是多么的艰难。接下来的“鄙夫五鼎少,达士一瓢足”,通过自谦的方式,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展现了他对物质的淡泊与精神追求的渴求。
“纷纷刀机间,断者岂复续”,诗人悲叹在杀戮中失去的生命无法复生,表现出他对战争和暴力的强烈反感。“习闻谓当然,乍见可痛哭”则是对这种现象的无奈和痛心,彰显了他内心深处的悲痛与无力。而最后一句“长安多贵人,得此试一读”,则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寄希望于那些生活在权贵之中的人能够反思与自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肉食与杀生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社会的关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肉食与杀生戒律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对生命的尊重与对社会的关怀,传递出一种对物质欲望的警惕与内心的挣扎。
陆游的《肉食》主要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杀生的反思
C. 对爱情的思考
D. 对自然的赞美
“杀戒苦难持”中的“杀戒”指的是什么?
A. 饮食禁忌
B. 不杀生的戒律
C. 社会规则
D. 个人信仰
诗中提到的“长安多贵人”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A. 生活富裕
B. 社会不公
C. 对权贵的批判
D. 对城市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