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湘中将入蜀留别诸友》

时间: 2025-08-12 23:43:45

诗句

巾舄初随入蜀船,风帆吼过洞庭烟。

七千里路到何处,

十二峰云更那边。

巫女暮归林淅沥,巴猿吟断月婵娟。

来年五月峨嵋雪,坐看消融满锦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2 23:43:45

原文展示:

巾舄初随入蜀船,
风帆吼过洞庭烟。
七千里路到何处,
十二峰云更那边。
巫女暮归林淅沥,
巴猿吟断月婵娟。
来年五月峨嵋雪,
坐看消融满锦川。

白话文翻译:

刚刚跟随船只进入蜀地,
风帆呼啸着驶过洞庭湖的烟雾。
七千里的路途将去往何方,
那十二座峰峦的云雾又在何处呢?
巫女傍晚时分归入林中,淅沥的雨声不断,
巴山的猿猴在月光下吟唱,声断情长。
明年五月峨眉山的雪,
我将坐看它融化,满川锦绣。

注释:

  • 巾舄:巾和鞋,指旅行的装束。
  • :指四川地区。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 七千里路:形容路途遥远。
  • 十二峰:指峨眉山的峰峦。
  • 巫女:祭祀的女子,常与神灵沟通。
  • 巴猿:巴山的猿猴,指西南地区特有的猿类。
  • 峨嵋:峨眉山,著名的山脉。
  • 锦川:指锦绣的河流,象征着美丽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字惟岳,号宗舫,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4年,卒年不详。齐己的诗风清新自然,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齐己入蜀途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留别情感,同时展现了蜀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诗中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美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人的眷念。

诗歌鉴赏:

齐己的《自湘中将入蜀留别诸友》是一首充满了离愁别绪的山水田园诗。诗的开篇便以“巾舄初随入蜀船”引入,展示了作者即将踏上新征程的迫切心情。接着“风帆吼过洞庭烟”,以生动的描写表现了船行的情景,风的呼啸和烟雾缭绕的洞庭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旅途的壮阔与神秘感。

在对路途的思考中,作者发出了“七千里路到何处”的感慨,反映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人的思念。接下来的“十二峰云更那边”,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情感结合,暗示着蜀山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在这段旅程中,巫女的归林与巴猿的吟唱,增强了诗的韵味和情感的深度,展现了蜀地的独特人文魅力。

最后两句“来年五月峨嵋雪,坐看消融满锦川”,不仅描绘了未来的景象,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待。整首诗以离别为主线,表现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自然的热爱,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巾舄初随入蜀船:作者刚上船,准备进入蜀地,暗示旅途的开始。
  2. 风帆吼过洞庭烟:风帆在洞庭湖上行驶,描绘出一种动感的画面,声音和烟雾相互交融。
  3. 七千里路到何处:表达了对漫长旅途的思考与不安,暗示未来的未知。
  4. 十二峰云更那边:提到的“十二峰”是蜀地的标志,云雾笼罩,增加了神秘感。
  5. 巫女暮归林淅沥:巫女的归家与雨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6. 巴猿吟断月婵娟:猿猴在月下吟唱,意象优美,暗示孤独与思念。
  7. 来年五月峨嵋雪:展望未来的景象,时间的流逝与四季的变化。
  8. 坐看消融满锦川:期待着春天到来,冰雪融化,景色如锦,象征着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途与人生的未知相对比,增加了深度。
  • 拟人:巫女和猿猴的描写使自然界充满了生机与情感。
  • 对仗:如“巫女暮归林淅沥,巴猿吟断月婵娟”,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未知旅途的期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哲理,情感真挚而富有诗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巾舄:象征着出行的准备和旅行的开始。
  • 洞庭烟:代表了水域的宽广与神秘,暗示着旅途的艰辛。
  • 十二峰:象征蜀地的壮丽与险峻。
  • 巫女:代表着人文与自然的交融,增添了神秘色彩。
  • 巴猿:象征孤独的吟唱,表达了旅途中的思绪。
  • 峨嵋雪:展现了自然四季的变化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巾舄初随入蜀船”中的“巾舄”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心情
    • B. 旅行的装束
    • C. 山水的风景
    • D. 友人的思念
  2. “七千里路到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确定
    • B. 对未来的迷惘
    • C. 对友人的思念
    • D. 对自然的热爱
  3. “巫女暮归林淅沥”中的“淅沥”形容的是?

    • A. 风声
    • B. 雨声
    • C. 猿声
    • D. 波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对比齐己的《自湘中将入蜀留别诸友》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齐己更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友谊的深厚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齐己诗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旦起理发 西塞风雨 予昔作《壶中九华》诗,其后八年,复过湖口,则石已为好事者取去,乃和前韵以自解云 和子由四首 送春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答吕梁仲屯田 残句岁寒冰冷天地闭 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 送南屏谦师,并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调词架讼 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冥思苦想 琪花瑶草 遣具 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音字旁的字 发皇耳目 丘封 韋字旁的字 指挥若定 鼎字旁的字 梳纂 琼枝玉叶 促销策略 聿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