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李宪使》

时间: 2025-08-06 21:07:24

诗句

此岁兵戈息,山民幸有秋。

麦畦翻雨种,瓜圃带霜收。

墐户夕熏鼠,荷蓑晨饭牛。

使家廉到骨,清议在锄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21:07:24

原文展示: 此岁兵戈息,山民幸有秋。麦畦翻雨种,瓜圃带霜收。墐户夕熏鼠,荷蓑晨饭牛。使家廉到骨,清议在锄耰。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一年,战争停止了,山区的居民幸运地迎来了丰收的季节。麦田在雨中翻耕播种,瓜园在霜降时收获。晚上用烟熏走老鼠,保护家门,清晨穿着蓑衣喂牛。使者家族廉洁至骨,清正的议论在田间锄地时也能听到。

注释:

  • 兵戈息:指战争停止。
  • 山民:居住在山区的人民。
  • 麦畦:麦田。
  • 瓜圃:种植瓜果的园地。
  • 墐户:用泥土涂抹门缝,以防风寒。
  • 夕熏鼠:晚上用烟熏走老鼠。
  • 荷蓑:穿着蓑衣,指农夫的装束。
  • 饭牛:喂牛。
  • 使家:指使者家族。
  • 廉到骨:形容极其廉洁。
  • 清议:清正的议论。
  • 锄耰:锄地,指农活。

诗词背景: 作者吴泳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停止后山区居民的生活景象,展现了他们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和对廉洁清正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区居民在战争停止后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的勤劳和对和平生活的珍惜。诗中“麦畦翻雨种,瓜圃带霜收”生动描绘了农忙时节的景象,而“墐户夕熏鼠,荷蓑晨饭牛”则进一步以细节展现了山民的日常生活。最后两句“使家廉到骨,清议在锄耰”强调了廉洁清正的重要性,即使在平凡的农活中也不忘传播清正的议论。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廉洁清正的推崇。

诗词解析:

  • 首句“此岁兵戈息”直接点明战争停止,为全诗奠定了和平的基调。
  • “山民幸有秋”表达了山民对丰收的喜悦。
  • “麦畦翻雨种,瓜圃带霜收”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农忙时节的辛勤。
  • “墐户夕熏鼠,荷蓑晨饭牛”以生活细节展现了山民的勤劳和朴实。
  • “使家廉到骨,清议在锄耰”强调了廉洁清正的重要性,即使在平凡的农活中也不忘传播清正的议论。

意象分析:

  • 兵戈息:象征和平的到来。
  • 麦畦、瓜圃:象征丰收和勤劳。
  • 墐户、夕熏鼠:象征生活的细节和勤劳。
  • 荷蓑、晨饭牛:象征农夫的日常生活。
  • 使家廉到骨:象征廉洁清正的品质。
  • 清议在锄耰:象征即使在平凡的农活中也不忘传播清正的议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麦畦翻雨种”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战争 B. 农忙 C. 节日
  2. “使家廉到骨”中的“廉到骨”是什么意思? A. 廉洁 B. 廉洁至极 C. 廉洁至骨
  3. 诗中“清议在锄耰”表达了什么? A. 农活 B. 清正的议论 C. 农活中的议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绘战乱后的景象,与本诗的和平主题形成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宁静的生活,与本诗的山民生活相呼应。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吴泳《和李宪使》:前者描绘战乱后的景象,后者描绘和平后的生活,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泳的诗作,可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即事 辞本州教官 老柏行 简邵村并烦致意楼岗令兄 苴兰送春 广陵冶春词和阮亭先生 早发姑苏 𨹁山顶上度重阳节 其二 𨹁山顶上度重阳节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杀身报国 消陨 无策 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川壅必溃 乙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酒阑兴尽 尸山血海 乌鹊通巢 传馨 包含唯的成语 山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卵民 自私自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