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2:48
柘林著湖山,菱叶蔓湖滨。
秦女亦何事,能为此湖神。
年年赛鸡豚,渔子自知津。
幽妖窟险阻,祸福易欺人。
在湖边的柘树林中,山水相映成趣,菱角的叶子蔓延到湖边。
那些秦国的女子又有什么事情呢,她们怎么能成为这湖的神灵?
每年都举行赛鸡和赛豚的活动,渔夫们自会知道如何渡过河津。
幽暗的山洞险峻而又阻塞,祸福之间常常容易欺骗世人。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睇,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以其政治改革而闻名,同时也是诗、词、文、赋等多方面的杰出代表。王安石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和深邃的思想见长,常常表现出对社会、人生的独立思考。
《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其五柘湖》是王安石对唐彦猷的诗作进行的韵文回应,表达了他对湖泊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思考。柘湖的自然美景与人事的交织,反映了王安石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王安石的这首诗以湖泊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出一幅恬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的开头“柘林著湖山,菱叶蔓湖滨”描绘了湖泊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柘树和菱角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宁静的氛围。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秦女”这一形象,提出了对湖的神灵身份的反思,暗示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与神秘感。
“年年赛鸡豚,渔子自知津”展现了湖泊作为生计来源的现实,渔夫们通过传统的活动与自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诗的末尾“幽妖窟险阻,祸福易欺人”则引入了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暗示着自然环境的险恶与人类命运的多变,既有美好,也充满隐忧。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中,展现了王安石对人、自然与命运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矛盾,展示了生活的多样性与命运的无常,表达出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人世变幻的思考。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代表了自然的生机?
A. 幽妖窟
B. 菱叶
C. 秦女
D. 赛鸡豚
“祸福易欺人”中提到的“欺”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命运的无常
C. 人的智慧
D. 传统的活动
王安石的生平时期是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王安石与李白在自然描绘上的不同,王安石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李白则倾向于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交融。例如,李白《庐山谣》中展现了他对庐山的崇敬与豪情,而王安石则通过细腻的观察反思人事与自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