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破冢二首》

时间: 2025-05-04 10:15:21

诗句

埋没残碑草自春,旋风时出地中尘。

墦间夜半分珠玉,犹是当时乞祭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5:21

原文展示:

破冢二首
王安石

埋没残碑草自春,
旋风时出地中尘。
墦间夜半分珠玉,
犹是当时乞祭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被埋没的残碑,春草自生,时而有旋风将地中的尘土吹起。夜深人静时,墓地中闪烁着如同珠玉般的光辉,这依旧是当年为逝者祭祀的人们所留下的痕迹。

注释:

  • 埋没:被掩埋、遮盖。
  • 残碑:毁坏的碑刻,指已经不完整的墓碑。
  • 草自春:春天自然生长的草,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旋风:突如其来的风,寓意变幻无常。
  • 墦间:墓地之间。
  • 夜半:指夜深,象征宁静和神秘。
  • 乞祭人:为逝者祭祀的人,体现人们对先人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变法,推行新政,致力于国家强盛和民生改善。王安石的诗词风格多样,善于通过清晰的意象表达历史的深意和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破冢二首》创作于王安石晚年,表达了对历史、生命、逝去的思考。随着个人经历的积累,他对人世间的变迁和生死的思考愈加深刻。

诗歌鉴赏:

《破冢二首》通过描绘一处被遗忘的墓地,勾勒出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无情。诗中“埋没残碑”暗示着历史的沉淀与人事的变迁,碑虽残破却依然存在,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在春天的生机中,草木自生,暗喻着新生与旧亡之间的循环。旋风吹起的尘土,则渗透出一种时光的流逝与无常。夜半的珠玉光辉,既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对生者的警示,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思考生死的意义。

整首诗运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王安石对历史和人生命运的深邃思考,令人感慨万千。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既是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埋没残碑草自春:埋没的残碑与春天生长的草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历史的沉淀。
  2. 旋风时出地中尘:旋风象征着不可预测的变化,地中尘土则是历史遗留的痕迹。
  3. 墦间夜半分珠玉:夜间的光芒如同珠玉,象征着祭祀的庄重与神秘。
  4. 犹是当时乞祭人:祭祀者的存在,反映出人们对逝去的追思与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光辉比作珠玉,表现出对逝者的庄重与敬意。
  • 拟人:赋予草木生命,体现出自然的生生不息。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出对逝去的追忆与对生者的警示。诗人在生与死之间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碑:象征历史的遗迹与人类的记忆。
  • :代表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循环。
  • 旋风:暗示着命运的变幻无常。
  • 珠玉:象征着对逝者的怀念与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破冢二首》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2. 诗中“埋没残碑草自春”意在表达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历史的沉淀与生命的延续
    c) 墓地的冷清

  3. “旋风时出地中尘”中的“旋风”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无常与变化
    c) 生命的短暂

答案:

  1. b) 王安石
  2. b) 历史的沉淀与生命的延续
  3. b) 无常与变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破冢二首》均表达了对生命与历史的感慨,但《登高》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破冢二首》则更加强调历史的沉思与生命的轮回。两者在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王安石诗文集》
  2. 《宋代文学概论》
  3.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宫燕词 答振武李逢吉判官 名姝咏 和刘员外陪韩仆射野亭公宴 酬裴舍人见寄 酬崔博士 寄昭应王丞 送司徒童子 早春即事呈刘员外 观打球有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锒铛入狱 香座 包含坯的词语有哪些 不避汤火 包含存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缘结尾的成语 抱结尾的成语 父字头的字 跌宕不羁 碎琼乱玉 匕字旁的字 根究 强扶 窃啮斗暴 旧景泼皮 鸿俦鹤侣 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