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3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32:35
赠长
王安石
秀骨厖眉倦往还,自然清誉落人间。
闲中用意归诗笔,静外安身比太山。
欲倩野云朝送客,更邀江月夜临关。
嗟予踪迹飘尘土,一对孤峰几厚颜。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世俗纷扰中追求清静与高雅的心情。身处尘世,尽管面容苍老疲惫,但自然会赢得世人的赞誉。在闲暇时,心意归于诗歌,内心的安宁比高山更为重要。希望早晨能借野云送别朋友,夜晚再邀江月相伴。感叹自己在世间如浮尘一般漂泊,唯有一对孤峰的高洁让我感到自愧不如。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在政治上推行新法,旨在强化中央集权,促进经济发展。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质朴,常常蕴含哲理与社会批判。
《赠长》创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名誉与理想的思考。在政治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下,王安石渴望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安稳,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赠长》是一首蕴含深厚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王安石以“秀骨厖眉”开篇,描绘出自己外表的疲惫与内心的清高,表现出他在尘世间的无奈与坚持。接下来的“闲中用意归诗笔”,则表明了他将生活的闲暇转化为创作的动力,体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
“静外安身比太山”一句,既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又暗含了对外在名利的蔑视,突显出诗人对物质纷争的超脱态度。接着他希望“倩野云朝送客”,显示出他对自然与友谊的珍视,体现了一种人际间的温暖与情谊的重视。
最后两句“嗟予踪迹飘尘土,一对孤峰几厚颜”则是全诗的高潮,王安石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在尘世中如浮尘般飘荡的感慨,同时也自谦于“孤峰”的高洁,显示出他对理想的追求与对自我的反省。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细腻,充分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生观。
全诗通过对外在疲惫与内心追求的对比,展现了王安石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与对清静高雅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不羁于尘世的精神。
王安石的《赠长》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秀骨厖眉”主要形容了什么?
“倩野云朝送客”中“倩”字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