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2:49
溶溶三五春宵宴。银烛照,红牙按。
紫云筵上,袁绹台畔。不数当年奇艳。
奏新声几度杯停,趁东风一枝花颤。
信是吴侬妙选。问尹邢美名谁擅。
亸肩扬袖,浅颦低笑,省识芙蓉如面。
座中有子野情多,每肠回舞裙歌扇。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的宴会场景,银烛辉映,红牙筷轻声敲击,紫色的云彩笼罩着宴席,袁绹的台子上,似乎不再记得往日的繁华。几次奏乐,酒杯却停下来,趁着东风,一枝花摇曳着,似乎是吴侬的绝佳选曲。问到尹、邢这两位的美名,谁更为出色呢?她们轻扬着肩袖,浅笑低眉,宛如芙蓉般的娇嫩。座中有许多情思野逸之人,纷纷陶醉在舞裙与歌扇的旋律中。
梁清标,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诗歌多表达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向往,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音乐、舞蹈的元素。
这首诗写于春夜宴会上,描绘了欢快的宴会场景,可能是作者在一次文人雅集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夜宴会的美丽场景以及其中蕴含的生动情感。开篇的“溶溶三五春宵宴”便给人以温柔的春夜气息,伴随着银烛的光辉,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诗人在宴席中提到的“紫云筵”和“袁绹台”,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引导读者感受到当时的文化氛围。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新声几度杯停”的细节,表现出宴会的欢快,以及音乐与饮酒之间的互动,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尤其是“趁东风一枝花颤”,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也象征着人们心中那份柔软的情感。
“问尹邢美名谁擅”,这一句则引入了对美的追寻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女性美的细腻观察。最后的“每肠回舞裙歌扇”,则将宴会的欢愉气氛推向了高潮,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生动的情感。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使人不仅感受到宴会的热闹,也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情与柔情,充分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生活和人性情感的赞美,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欢愉的春夜宴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银烛”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蜡烛
C. 星星
D. 灯笼
“亸肩扬袖”中的“亸”字是什么意思?
A. 轻轻
B. 高高
C. 低低
D. 开开
诗的主题主要是在表达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描绘
D.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