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2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3:33
水窗虚,苣蜡皎。梦醒秋堂羁悄。还依枕正雾雨冥迷,砌虫咽晓。理愁丝,似乱葆。倦客三年江表。消凝处,是荡晚荒波,际天衰草。瘦尽青山,未办得一丘送老。病侵潘令,恨极江郎,揽镜鬓霜绕。天末凉风早。满目江湖,鸿雁信杳。怕高楼细数流光,横竹吹彻怨未了。
窗外水波荡漾,蜡烛光辉映照。梦中惊醒,秋天的厅堂显得孤寂。还依旧躺在枕头上,雾雨朦胧,虫鸣声在清晨显得微弱。愁绪如同纷乱的丝带,缠绕不清。身为旅客在江边已三年,心中满是消沉之感,眼前唯有荒凉的晚波,天际衰草凋零。青山已经瘦削,却没有一块土地可以安身养老。病痛缠身,心中怨恨江郎,照镜子时鬓发已灰白。天边的凉风吹得早,眼前江湖一片模糊,鸿雁的信号已然消失。我害怕在高楼上细数流逝的光阴,竹笛声传来,怨恨似乎无尽无了。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擅长描写山水、抒发情感,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其作品多关注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变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诗人在孤寂的环境中思考自己的生活与遭遇,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
朱祖谋的《秋宵吟》和《白石自制曲》是一首充满秋日情感的佳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孤寂与思乡之情。开头的“水窗虚,苣蜡皎”,将读者带入一个朦胧的夜晚场景,水波映照着烛光,仿佛为这个凄清的环境增添了一丝温暖。而梦醒后的孤独与无奈,通过“梦醒秋堂羁悄”得以体现,诗人似乎在梦中寻求安慰,却在醒来后再次陷入寂寞的思考中。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出色,尤其是“瘦尽青山,未办得一丘送老”一句,传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安身之所的渴望。最后一句“横竹吹彻怨未了”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流光易逝,怨恨却难以消除,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秋夜孤独感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流露出深厚的乡愁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水窗虚”意指: A. 窗外的水波荡漾 B. 窗户的虚幻 C. 水面上没有影子
答案:A
“瘦尽青山”的意思是: A. 青山变得更加美丽 B. 青山的景色消失 C. 青山变得衰弱
答案:C
诗中“横竹吹彻怨未了”表达了: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怨恨 C. 对生活的满意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