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柳腰轻 其三 元夕,是岁始开火树之禁》

时间: 2025-04-30 20:45:27

诗句

市楼十里香尘满。

金波涌,东风软。

璇霄弛禁,银花争绚。

陌上疑寒疑暖。

列酺宴、三殿鱼龙,沸春城、九天弦管。

是处游缰堪绾。

钿车轻、佩声人面。

红灯华发,绿樽良夜,莫负深杯频劝。

看年少、衣马纵横,任消磨、酒旗歌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5:27

原文展示:

柳腰轻 其三 元夕,是岁始开火树之禁
作者: 梁清标 〔明代〕

市楼十里香尘满。金波涌,东风软。
璇霄弛禁,银花争绚。陌上疑寒疑暖。
列酺宴三殿鱼龙,沸春城九天弦管。
是处游缰堪绾。钿车轻佩声人面。
红灯华发,绿樽良夜,莫负深杯频劝。
看年少衣马纵横,任消磨酒旗歌板。


白话文翻译:

在市楼上,香尘弥漫,热闹非凡,金色的波浪在涌动,春风柔软宜人。
璇霄的禁令已经解除,银花在夜空中争相绚烂。路上天气寒暖难辨。
在三殿上宴席上,鱼龙舞动,春城的乐器声如潮水般涌动。
这里的游缰可以缠绕,轻盈的钿车与人面相映成趣。
红灯照耀下,华发飘扬,绿樽良夜,莫要辜负这深杯的频频劝酒。
看那年轻人骑马纵横,随意消磨着酒旗歌板的欢愉。


注释:

字词注释:

  1. 市楼:指市场的楼阁,象征繁华热闹的场所。
  2. 香尘:指香气与尘土,形容热闹的场景。
  3. 璇霄:指星空,象征夜晚的美丽。
  4. 酺宴:指饮酒作乐的宴席。
  5. 鱼龙:指舞蹈或乐器,象征热闹非凡的场面。
  6. 钿车:指装饰华丽的车子,象征富贵与轻盈。
  7. 深杯:指酒杯,形容酒量的丰盛。

典故解析:
“元夕”即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与和谐。诗中提到的“金波”、“银花”等意象,暗示着节日的喜庆氛围与自然美景的交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他的作品多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宵节,将节日的热闹与春天的气息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柳腰轻 其三 元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与春日的温暖气息。诗首句以“市楼十里香尘满”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市井生活,香气四溢,热闹非凡,仿佛能听到人们的笑声与欢叫声。接着,通过“金波涌,东风软”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金色的波浪象征着希望与繁荣。

诗中“璇霄弛禁,银花争绚”将夜空与焰火的美丽结合在一起,展现出节日的欢愉与璀璨。随着描写的深入,宴席上的“鱼龙”与“九天弦管”更是将节日的狂欢推向高潮,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在欢快的氛围中,融入了对年轻人纵情欢娱的赞美,强调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主题。通过轻盈的意象与流畅的节奏,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享受,又有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市楼十里香尘满:描写市场的繁华,香气弥漫,营造出热闹的氛围。
  • 金波涌,东风软:春风轻柔,金色的波浪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璇霄弛禁,银花争绚:解除禁令,焰火在夜空中绚烂多彩。
  • 陌上疑寒疑暖:路上天气变化无常,暗示春天的温差。
  • 列酺宴三殿鱼龙:三殿上酒宴热闹,鱼龙舞动,形象生动。
  • 沸春城九天弦管:春城的乐器声如潮水般汹涌,热闹非凡。
  • 是处游缰堪绾:这里的游缰可以轻松缠绕,象征自由与快乐。
  • 钿车轻佩声人面:轻盈的车子与人面映衬,展示优雅的气质。
  • 红灯华发,绿樽良夜:红灯下的美好夜晚,绿酒相伴,令人陶醉。
  • 莫负深杯频劝:劝酒不应辜负,强调珍惜当下。
  • 看年少衣马纵横:年轻人骑马纵情,象征青春的活力与自由。
  • 任消磨酒旗歌板:随意消磨时光,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波”、“银花”等形象化的比喻增强视觉印象。
  • 拟人:如“沸春城”赋予城池以生命,增添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元宵节的喜庆氛围的赞美,强调了年轻人应珍惜生活、享受当下的主题,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香尘:象征繁华与热闹。
  2. 金波: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3. 银花:象征夜空中的美丽与欢愉。
  4. 酺宴:象征庆祝与享乐。
  5. 钿车:象征华丽与轻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元夕”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2. 诗中“钿车轻佩声人面”中的“钿车”象征什么? A) 富贵与轻盈
    B) 速度与力量
    C) 安静与沉稳
    D) 传统与古老

  3. 诗中提到的“金波涌,东风软”表现了什么样的季节气息? A) 夏天的炎热
    B) 冬天的寒冷
    C) 春天的温暖
    D) 秋天的萧瑟

答案:

  1. B) 元宵节
  2. A) 富贵与轻盈
  3. C) 春天的温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 《望月怀远》 - 张九龄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同样描绘了元宵节的美景,但更着重于个人情感与离愁别绪,而梁清标的《柳腰轻 其三》则更强调热闹的场景与青春的活力。两者在主题与情感表达上形成对比,反映出不同的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代诗词选》
  3. 《诗词鉴赏指南》
  4. 《元宵节的文艺传统》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田父辞(二首) 过临平 归来 古寺 古庙 孤山雪后 恭跋思陵宕翰拓本卷后 感怀二首 感怀二首 感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苍蝇不抱没缝的蛋 铺家 香草美人 千呼万唤 包含忙的词语有哪些 色字旁的字 置之弗论 黑字旁的字 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从舅 猬锋螗斧 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攴字旁的字 朽谢 委备 衣字旁的字 包含网的成语 不一会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