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淳用长老归邛州》

时间: 2025-05-05 15:03:07

诗句

曾扣禅扉喜接陪,师将境物谕轮回。

灯笼不灭心中火,香印空残死后灰。

绵邑难留真锡驻,临邛还庆法堂开。

临邛绵邑何分别,无去无来无去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3:07

原文展示

送淳用长老归邛州
曾扣禅扉喜接陪,
师将境物谕轮回。
灯笼不灭心中火,
香印空残死后灰。
绵邑难留真锡驻,
临邛还庆法堂开。
临邛绵邑何分别,
无去无来无去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曾经敲响您的禅门,我感到非常高兴;师父用境界和事物来教导我们轮回的道理。心中的火焰像灯笼一样不灭,而香火的印记则只剩下了死后的灰烬。绵延的小城镇难以留住真正的法器,而临邛却庆幸法堂重新开设。临邛和绵延的小镇有什么不同呢?其实无去无来,根本没有真正的离开与到达。

注释

  • 曾扣:曾经敲击,指敲门的动作。
  • 禅扉:指禅宗的门,象征修行的境界。
  • :告诉、宣讲。
  • 轮回:佛教中指生死的循环。
  • 灯笼不灭:象征内心的信念永存。
  • 香印:香火的印记,代表对亡者的追思。
  • 绵邑:小城镇,指代地方。
  • 法堂:寺庙中讲经、修行的地方。

典故解析

  • 轮回:在佛教中,轮回是一种生死循环的概念,表达了人世间生命的无常和再生的过程。
  • 临邛:临邛是一个地名,历史上与佛教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许多高僧在此传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绘,宋代人,生平不详,诗风倾向于写实和哲理,常常关注生命和宗教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送别淳用长老回归邛州之际,表达了对长老的敬意,以及对生死轮回的深刻思考。诗人在写作时,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对佛教精神的重视和对生死问题的关注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开篇提到“曾扣禅扉”,这一句就显现出诗人与长老之间的亲近关系,也表明了对禅宗的向往和对智慧的渴求。接下来的“师将境物谕轮回”,则直指诗人在修行中所领悟的奥义,强调了万物皆有轮回的道理。

“灯笼不灭心中火”一句,运用了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内心的信念与执着,似乎在告诉人们即使身处困境,心中那团火焰依然能够照亮前行的路。而“香印空残死后灰”则显示了对逝去者的追思,既有对生命的感叹,也有对过去的追忆。

整首诗在“绵邑难留真锡驻”和“临邛还庆法堂开”中,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一句“无去无来无去来”更是将诗的主题推向了哲学的高度,表明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强调了生死之间并无真实的分别,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扣禅扉喜接陪:诗人曾经敲响禅宗大门,感到无比喜悦,暗示与师徒之间的亲密关系。
  2. 师将境物谕轮回:师父用外在的事物来传达轮回的道理,体现出佛教哲学的深邃。
  3. 灯笼不灭心中火:心中的信念如灯笼般永恒,象征着不灭的希望。
  4. 香印空残死后灰:对逝去者的追思,香火的印记只剩下灰烬,暗示生命的无常。
  5. 绵邑难留真锡驻:小城镇难以留住真正的法器,表现出对世俗的淡泊。
  6. 临邛还庆法堂开:临邛地区庆祝新法堂的开设,传达出对佛法的重新期盼。
  7. 临邛绵邑何分别:询问临邛与绵邑之间的区别,反映出对地点的思考。
  8. 无去无来无去来:最终升华到哲学的层面,表达生死之间的虚无。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灯笼不灭心中火”比喻内心的信念。
  • 对仗:诗句有明显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最后一句的“无去无来无去来”排比,强调了无常的哲学思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死、轮回和精神追求的探讨,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人在对长老的送别中,既体现了对佛教的信仰与追随,也通过对生死的哲学反思,呈现出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心境。

意象分析

  • 禅扉:象征着智慧与修行的开始。
  • 灯笼:象征着内心的信念和希望。
  • 香印:象征着对逝者的追思与怀念。
  • 法堂:象征着精神的寄托和佛教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轮回”是指什么?

    • A. 生死循环
    • B. 地理位置
    • C. 物质财富
    • D. 人际关系
  2. 诗中“灯笼不灭心中火”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绝望
    • C. 希望
    • D. 愤怒
  3. “无去无来无去来”表达了什么哲学思想?

    • A. 生死无常
    • B. 追求财富
    • C. 友情的珍贵
    • D. 自然的循环

答案

  1. A. 生死循环
  2. C. 希望
  3. A. 生死无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王维:同样描写离别与思考生命的主题。
  • 《早发白帝城》李白:表现了人生短暂与追求理想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与杨绘的《送淳用长老归邛州》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但李白的作品更倾向于对友情的感慨,而杨绘则是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提供了丰富的古诗词背景知识。
  • 《宋词鉴赏词典》:对宋代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送淳用长老归邛州》这首诗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汤延赏秀才下第归 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 其八 阴崖竹 遇画工来嵩 古冢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二十七 雨后 闻宣叔挺之围棋 依韵和普上人古琴见赠 泊下黄溪 吴正仲求红梅接头 吴资政挽词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面字旁的字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苦海茫茫 齿字旁的字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畏影而走 委实 神领意造 投卵 义不旋踵 田字旁的字 非名 侍巾栉 章甫荐履 一拍即合 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