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1:09
劫权
作者: 杨绘 〔宋代〕
对敌常观势,临机便得先。
安危心不动,杀活手能专。
勿以欺为行,须知劫是权。
旁人烂柯看,当局是神仙。
这首诗主要讲述在面对敌人时要善于观察形势,灵活应对才能占得先机。在生死存亡之际,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专注于自己掌控的局势。切勿依靠欺诈来进行斗争,因为真正的力量在于掌控权势。旁观者只能看着棋局变化,而真正参与者则如同仙人一般,拥有特殊的洞察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烂柯”出自《世说新语》,讲述了一位棋手因专注下棋而忘记时间,最终成为旁观者的典故,强调在局外人的视角下,事情显得简单,但真正参与的人却有其复杂与艰难。
作者介绍:
杨绘,字文德,号缙云,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闻名,擅长描写战争与权谋,诗作多体现了对权力与斗争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在宋代,国家面临内外困扰,权力斗争与军事对抗频繁,杨绘在此背景下创作了《劫权》,意在表达对斗争策略的思考与对权力游戏的洞察。
《劫权》是一首揭示权力斗争与生存哲学的诗。诗中通过对敌斗争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战争和权力的深刻理解。首句“对敌常观势”开篇明确了观察局势的重要性,强调在斗争中,先知先觉者才能占得先机。接下来的“安危心不动”则提醒人在危急时刻保持内心的平静,以便作出最优选择。诗中提到“勿以欺为行”,更是对权谋之道的警示,真相与力量在于掌控而非欺诈。最后一句“当局是神仙”引人深思,强调参与其中的人拥有比旁观者更深的理解与洞察,暗示了局外人对局势的肤浅理解与局内人所承担的责任与压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内涵,揭示了权力与斗争的本质,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与人生的独到见解。它不仅仅是一首战争诗,更是对人性与权力关系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权力与斗争,探讨了在复杂局势中如何保持冷静、观察局势以获取优势,以及对欺诈手段的否定,强调真正的力量在于掌控权力与局势。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关于权力斗争与生存智慧的复杂图景。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勿以欺为行”,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 可以通过欺骗获得胜利
B. 不应依赖欺骗手段
C. 欺骗是必不可少的
"旁人烂柯看"的意思是?
A. 旁观者能理解局势
B. 旁观者只能看表面
C. 旁观者是最聪明的
诗人认为在面对敌人时最重要的是?
A. 依赖他人
B. 观察局势
C. 使用欺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杨绘的《劫权》更关注于权力的掌控与策略,而李白则强调豪情与直率的斗争精神。两者在主题上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但均可反映出古代士人的理念与生存智慧。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