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0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00:49
金缕曲·春梦年来惯
作者:高鹗
不见畹君三年矣,戊申秋隽,把晤灯前,浑疑梦幻,归来欲作数语,辄怔忡而止。十月旬日,灯下独酌,忍酸制此,不复计工拙也。春梦年来惯。问卿卿,今宵可是,故人亲见?试剪银灯携素手,细认梅花妆面。料此夕罗浮非幻。一部相思难说起,尽低鬟,默坐空长叹。追往事,寸肠断!尊前强自柔情按。道从今,新欢有日,旧盟须践。欲笑欲歌还欲哭,刚喜翻悲又怨。把未死蚕丝牵恋。那更眼波留得往,一双双,泪滴珍珠串。愁万斛,怎抛判?
已经有三年没见到畹君了,戊申年的秋天,我在灯下独自饮酒,完全像在梦中一般。归来想写几句,却又怔怔地停住了。十月的某个日子,我在灯下独酌,忍不住感到酸楚,因此写下这些,已不再计较工拙。春梦的习惯已久。问你今夜是否见到故人?试着剪下银灯,携着你的素手,细细辨认梅花的妆面。想必今晚的罗浮并非虚幻。心中一肚子的相思难以启齿,低下头来,默默坐着长叹。追忆往事,令人肝肠寸断!在酒前强忍柔情。说今后,虽有新欢,旧盟仍须践行。想笑想歌又想哭,刚喜转悲又怨恨。把未死的蚕丝牵挂着。更有那眼波留住,泪滴如珍珠串。无尽的愁苦,如何能够抛弃?
作者介绍:高鹗(约1717年-约1779年),清代著名小说家和诗人,因其续写《红楼梦》而广为人知。其诗词作品多表现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风格细腻。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高鹗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去情感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夹杂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无奈。
《金缕曲·春梦年来惯》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思念的词作,展现了高鹗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作品开篇即以“已不见畹君三年”开头,展现出长时间的分离带来的孤独与思念。通过对灯下独酌的描写,作者将内心的苦涩与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春梦年来惯”一句,既是对往昔春梦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的无奈。
词中多次提到“相思”,突出了情感的深切与复杂,尤其是“欲笑欲歌还欲哭”的描写,将矛盾的情感冲突表现得非常生动,显示了作者心中对于旧情的难以割舍。最后以“愁万斛,怎抛判”结尾,更是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令人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忧伤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思念、孤独、旧情与新欢展开,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情感真挚的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畹君”是指:
A. 朋友
B. 故人
C. 爱人
D. 亲人
诗中“欲笑欲歌还欲哭”表达的是:
A. 纯粹的快乐
B. 复杂的情感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往昔的思念,有着相似的情感基调,但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与脆弱;而高鹗的《金缕曲》则展现了男性在情感表达上的复杂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