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3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35:37
后村再和堂字二首且云欲谢遣孤月一意祈天用韵为谢 其二
林希逸 〔宋代〕
诗工如沈笔如任,到手篇篇玉应金。
月好岂无搔首梦,日长谁伴撚髭吟。
如今具眼师能几,何处还睛佛可寻。
来往莫嫌贫问讯,也胜空谷听跫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创作时的自信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诗人把自己的诗作比作美玉和金子,强调了其艺术价值和独特性。在月光明媚的夜晚,诗人不禁想起梦境,白天漫长却没有友人相伴,孤独的吟唱。如今,能欣赏诗作的人已经不多,想要找到能理解自己作品的知音也变得困难。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往不在乎物质的贫乏,而是重视心灵的交流,这样的情谊甚至比空旷的山谷中听到的脚步声更为珍贵。
作者介绍: 林希逸,宋代诗人,因其作品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和哲理性而受到赞誉。他的诗作往往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艺术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诗人身处乡村的宁静时光,反映了他在面对孤独和艺术创作时的心境。诗中充满了对理想友谊的向往与对生活哲理的探讨。
这首诗展现了林希逸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诗的开头以“诗工如沈笔如任”自谦而又自信,强调了写作过程中的认真和投入。接着,通过“月好岂无搔首梦,日长谁伴撚髭吟”两句,诗人表达了在美好月夜中的思考与孤独感,表现了对友人缺失的惆怅。诗人不仅关注自我创作的孤独,也对当下能理解其作品的知音感到失落。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来往莫嫌贫问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强调了心灵的交流比物质的富裕更为重要。这种对友谊的理解与追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暖与哲理。诗中所展现的情感深邃而细腻,让读者在欣赏之余,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反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孤独的思考。通过对生活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月好岂无搔首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诗人认为交往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A. 物质的富裕
B. 心灵的交流
C. 名声
“来往莫嫌贫问讯”这句的意思是?
A. 不要在乎身世
B. 不要在乎物质
C. 不要在乎时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林希逸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李白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而林希逸则集中于艺术创作与友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