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梦觉》

时间: 2025-04-30 23:00:16

诗句

梦回斜日转花阴,时有黄鹂送好半。

高卧草庐人不识,东风啼乌独知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0:16

诗词名称: 梦觉

作者: 刘过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梦回斜日转花阴,
时有黄鹂送好半。
高卧草庐人不识,
东风啼乌独知心。

白话文翻译:

梦中醒来,看到斜阳透过花影,
时常有黄鹂鸟在歌唱,送来美好的时光。
我在草庐中高卧,周围的人们却不认识我,
只有东风和啼鸣的乌鸦懂得我的心意。

注释:

  • 梦回: 梦中回到现实的状态。
  • 斜日: 斜落的太阳,指傍晚时分的阳光。
  • 花阴: 花木的阴影,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黄鹂: 一种鸟,声音悦耳,常被用于描绘春天的美好。
  • 草庐: 简陋的茅草屋,象征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
  • 东风: 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与生机。
  • 啼乌: 乌鸦的叫声,常被用来传达孤独或愁苦。

典故解析:

本诗并无明确的典故,但“草庐”可能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表现出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字孟举,号少游,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诗人隐居生活中,表达了他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寂感。

诗歌鉴赏:

《梦觉》是一首描绘梦境与现实交织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开篇以“梦回斜日转花阴”引入,画面宁静而美丽,斜阳透过花影,给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感觉。接着,诗中出现的“黄鹂”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鸟鸣声不仅增添了生机,也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自述“高卧草庐人不识”,表现出他对隐居生活的无奈与孤独,周围的人无从理解他的心境,只有自然界的“东风”和“啼乌”能知晓他的内心情感。这种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梦回斜日转花阴”:描绘梦中回到现实,看到斜阳透过花影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时有黄鹂送好半”:黄鹂的歌声传递着美好的时光,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高卧草庐人不识”:表现诗人隐居在草庐中,周围的人却无法理解他的生活与情感。
    • “东风啼乌独知心”:只有东风和乌鸦能够体会到诗人的心情,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2.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梦回”与“高卧”形成对比,渲染出梦境与现实的交错。
    • 拟人:黄鹂和东风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自然与人心的联系。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的感慨,反映出一种出世的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斜日: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黄鹂: 代表春天的希望与美好,寓意友情与温暖。
  • 草庐: 隐喻诗人追求的隐逸生活,象征着一种超脱的理想。
  • 东风啼乌: 表达对自然的依赖与情感的寄托,暗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 a) 燕子
    b) 黄鹂
    c) 麻雀

  2. 诗人高卧的地方是? a) 酒馆
    b) 草庐
    c) 城市

  3. 诗人感到孤独的是因为? a) 人们不理解他
    b) 他没有朋友
    c) 他害怕黑暗

答案:

  1. b) 黄鹂
  2. b) 草庐
  3. a) 人们不理解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对比刘过的《梦觉》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刘过更强调内心的孤独,而陶渊明则更多地描绘了田园的恬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过的生平及其诗作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从弟弘元 赠从弟弘元 赠从弟弘元 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 上留田行 顺东西门行 鞠歌行 燕歌行 缓歌行 会吟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幾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疾走先得 一子出家,七祖昻天 包含抛的词语有哪些 蜗角虚名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包含抗的词语有哪些 卝字旁的字 扯天扯地 义开头的成语 包含嘘的词语有哪些 溺死 胁持 不知者不罪 麥字旁的字 累迹 横头 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