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鄂渚登高楚观分得能字》

时间: 2025-05-09 00:51:09

诗句

一山如龙来,起伏力不胜。

老夫跨其脊,半空欲飞腾。

尚念同游人,一二东南朋。

税驾为小留,木末朱栏凭。

远水天共阔,秋风响饥鹰。

城郭千万家,营壨相依凭。

年年重阳节,高处尽可登。

南楼与北榭,游览昔所曾。

插花楚观上,醉舞仅所能。

惊倒地上人,白日看上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51:09

原文展示:

一山如龙来,起伏力不胜。
老夫跨其脊,半空欲飞腾。
尚念同游人,一二东南朋。
税驾为小留,木末朱栏凭。
远水天共阔,秋风响饥鹰。
城郭千万家,营壨相依凭。
年年重阳节,高处尽可登。
南楼与北榭,游览昔所曾。
插花楚观上,醉舞仅所能。
惊倒地上人,白日看上升。

白话文翻译:

一座山像龙一样蜿蜒而来,起伏的山势让人无法承受。
我年老体衰,勉强跨上山脊,仿佛要在半空中飞腾。
还记得和朋友们一起游玩,只有一二位东南的朋友。
暂时停下马车,倚靠在朱红的栏杆上。
远处的水面和天空广阔无边,秋风中传来饥鹰的鸣叫。
城市中有千万家,房屋相依相偎。
每年重阳节,高处的地方都可以登上去。
南楼和北榭,是我曾经游览过的地方。
在楚观的山顶插上花,独自醉舞是我所能做的。
惊动了地上的人们,白天里看着太阳升起。

注释:

  • 如龙:比喻山势蜿蜒,形似龙。
  • 力不胜:形容山势陡峭,无法承受。
  • 老夫:指年长者,表现出诗人的自谦。
  • 东南朋:指来自东南方的朋友。
  • 税驾:停下马车,表示停留。
  • 木末朱栏:指朱红色的栏杆,显示景色的美丽。
  • 饥鹰:饥饿的鹰,象征秋天的凶猛和孤独。
  • 营壨:指房屋或营地,表示城市的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字孟芝,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豪放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在长江边的鄂渚登高,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歌鉴赏:

《九日鄂渚登高楚观分得能字》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怀念。诗中以“山如龙”开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的起伏,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人以“老夫”自称,展现出一种谦逊的态度,虽年事已高却依然愿意亲近大自然,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与友人同游的快乐,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通过“远水天共阔,秋风响饥鹰”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孤独的氛围。最后,诗人以“惊倒地上人,白日看上升”结束,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尽管年纪已大,却依然充满活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山如龙来,起伏力不胜:形容山的蜿蜒曲折,给人一种压迫感。
  2. 老夫跨其脊,半空欲飞腾:老者虽年迈,但依然渴望攀登,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3. 尚念同游人,一二东南朋:回忆与友人的游玩,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4. 税驾为小留,木末朱栏凭:停下马车,依靠栏杆,描绘出悠闲的场景。
  5. 远水天共阔,秋风响饥鹰:展现远景的辽阔以及秋风的孤寂。
  6. 城郭千万家,营壨相依凭:描绘城市的繁华,人与人之间的依附。
  7. 年年重阳节,高处尽可登:重阳节的传统,强调登高的习俗。
  8. 南楼与北榭,游览昔所曾:描绘曾经游玩的地方,唤起旧日回忆。
  9. 插花楚观上,醉舞仅所能:在楚观上插花舞蹈,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10. 惊倒地上人,白日看上升:结尾的升阳景象,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如龙”,形象生动。
  • 拟人:秋风响饥鹰,赋予鹰以情感。
  • 对仗:如“南楼与北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力量与灵动,表现出山的雄伟。
  • 朱栏:代表美好、温暖的环境,表现诗人情感的寄托。
  • :象征自由与孤独,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夫”指的是谁? a) 年轻人
    b) 诗人自己
    c) 朋友

  2. “城郭千万家”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城市的繁华
    b) 自然的广阔
    c) 孤独的秋风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友谊的怀念
    c) 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答案:

  1. b) 诗人自己
  2. a) 城市的繁华
  3. c) 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登高的景象,但更侧重于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强调视野的开阔与人生的追求,风格较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九日鄂渚登高楚观分得能字》的艺术魅力。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百字令 祝家伯茗柯七十初度,即用自寿原韵 百字令 初度日自赠 百字令 田髴渊寓齐元夕小饮,同苍水、谡园、其年、竹垞、湘舞、山农限韵 百字令 题岚屏师母临帖宋幛子 百字令·题十三陵水库 百字令 海峡情思并序 百字令 题鲍邱送别图 百字令 题桃蹊雪院本 百字令 京洛道中和友人作 百字令 掌记中央,奉寄夏承焘兄之江大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文旁的字 奉遗 花枝招飍 麥字旁的字 割据称雄 浮沉草野 卒结尾的成语 牵牛鼻子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耳刀旁的字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坐贾行商 肥吃肥喝 百龙之智 雄辩社 地纪 衣字旁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包含钓的词语有哪些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