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2:53
解蹀躞
作者: 陈允平〔宋代〕
岸柳飘残黄叶,尚学纤腰舞。
谢他终日,亭前伴羁旅。
舞奈历历寒蝉,为谁唤老西风,
伴人吟苦。闷无绪。
记得芙蓉江上,萧娘旧相遇。
如今憔悴,黄花惯风雨。
把酒东望家山,醉来一枕闲窗,
梦随秋去。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岸边的柳树在寒风中摇曳,树上飘落的黄叶仿佛在跳舞。诗人回忆起过去在亭前与友人相伴的日子,感到无限惆怅。寒蝉的鸣叫声唤起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人心中充满了烦闷和无奈。往昔在芙蓉江畔与萧娘的相遇,如今自己已然憔悴,感叹黄花经受风雨的无情。最后,诗人把酒向东望去,思念家乡,醉后在闲窗下沉沉入梦,梦中的一切随着秋天的离去而消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芙蓉江”可能指代长江流域的美丽景象,寓意着青春的回忆和美好的往事。
作者介绍:
陈允平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在离别、思乡等主题上具有深刻的表达。
创作背景:
《解蹀躞》创作于一个秋天,诗人可能经历了离别、思念的情绪,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交融,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特点。
《解蹀躞》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岸柳飘残黄叶,尚学纤腰舞”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无常,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柳树的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情感起伏,展现出一种轻盈的舞姿,然而这份轻盈背后却藏着沉甸甸的思绪。
接着,诗人提到“谢他终日,亭前伴羁旅”,这里不仅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伴随着一丝无奈和惆怅。随后“舞奈历历寒蝉”为谁唤老西风”则通过对寒蝉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孤独感,西风的呼啸似乎在提醒着诗人,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流逝。
后面的回忆部分“记得芙蓉江上,萧娘旧相遇”则是对过去美好瞬间的追忆,此时的诗人已经“憔悴”,无论是人还是环境,都显示出一种被时间侵蚀的状态。最后的“把酒东望家山,醉来一枕闲窗,梦随秋去”则将思乡之情与醉酒后的恍惚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个诗篇在洒脱与伤感之间游走,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充满了浓浓的秋意和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岸柳”指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填空题:诗中“把酒东望家山,醉来一枕__,梦随秋去。”
(请填入一句中的缺失词)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萧娘”是指诗人曾经的恋人。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