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钓台作》

时间: 2025-07-28 08:12:15

诗句

双台屹屹几春秋,千古高风一钓钩。

越岭有云山北障,桐江无浪水东流。

雪深黄叶埋寒虎,烟暖青莎卧白鸥。

汉业已随宫树老,月明长到客星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8:12:15

原文展示:

双台屹屹几春秋,千古高风一钓钩。
越岭有云山北障,桐江无浪水东流。
雪深黄叶埋寒虎,烟暖青莎卧白鸥。
汉业已随宫树老,月明长到客星楼。

白话文翻译:

这双台山屹立了多少个春秋,千古的高风只需一根钓钩。
越过山岭有云雾缭绕,桐江的水面平静如镜,向东流淌。
雪深时黄叶埋藏着寒冷的老虎,烟雾中暖阳下青色的莎草上卧着白鸥。
汉朝的基业已经随着宫中的树木衰老,明月照耀着客星楼,直至天明。

注释:

  • 屹屹:形容高耸的样子。
  • 春秋:指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指年代。
  • 钓钩:比喻高风亮节,或隐喻对名利的淡泊。
  • 越岭:翻过山岭。
  • 埋寒虎:象征着隐秘的力量或威猛。
  • 汉业:指汉朝的事业或基业。
  • 客星楼:可能指代一种古代的楼阁,象征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子良,号秀峰,生于宋代,具体生平不详。作为当时的一位诗人,陈允平的诗歌受到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影响,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过钓台作》写于诗人经过钓台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对历史的沉思。诗中通过风景描绘,隐喻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过钓台作》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的诗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开篇“双台屹屹几春秋”,通过高耸的双台山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思考,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千古高风一钓钩”,以钓钩喻高风亮节,表现出诗人对道德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仿佛在说,真正的高风亮节并不需要华丽的外表,而是内心的坚持。

而“越岭有云山北障,桐江无浪水东流”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此时此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后面两句“雪深黄叶埋寒虎,烟暖青莎卧白鸥”,则通过对比表现出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雄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最后两句“汉业已随宫树老,月明长到客星楼”,在历史的长河中,汉朝的基业早已衰老,诗人通过明月与星空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自然的美感,又蕴含哲理的深思,体现了诗人超然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双台屹屹几春秋:描绘双台山的高耸,暗示时间的长河里,它见证了多少年的春秋。
  2. 千古高风一钓钩:以“钓钩”象征高风亮节,表明真正的品德不在于外在的表现,而在于内心的追求。
  3. 越岭有云山北障:描绘山的北面被云雾遮挡,表现出自然的神秘感。
  4. 桐江无浪水东流:桐江水面平静,象征着宁静的生活状态。
  5. 雪深黄叶埋寒虎:冬天雪深,黄叶被埋,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严酷。
  6. 烟暖青莎卧白鸥:描绘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白鸥悠然自得,展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
  7. 汉业已随宫树老:汉朝的基业已随时间衰老,反映出历史的无情。
  8. 月明长到客星楼:明月照耀着楼阁,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钓钩”比喻高风亮节,形象生动。
  • 对仗:如“越岭有云”和“桐江无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雪、叶、虎、鸥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理想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高洁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台:象征高耸不凡,代表理想与追求。
  • 钓钩:象征高风亮节,隐喻对名利的淡泊。
  • :代表生命的严酷与无常。
  • 白鸥:象征自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 明月:象征希望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自然的宁静? A. 雪深黄叶埋寒虎
    B. 桐江无浪水东流
    C. 汉业已随宫树老
    D. 月明长到客星楼

  2. 诗中“钓钩”象征的是什么? A. 财富
    B. 高风亮节
    C. 自然景色
    D. 时间流逝

  3.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生命的思考与追求
    D. 对名利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对比陈允平的《过钓台作》与杜甫的《望岳》,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观反映内心世界。陈允平的诗更侧重于哲理思考,杜甫则在历史背景下表现出对自然的敬仰与对时局的忧虑,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表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十一首 其十 念奴娇•四叠前韵 念奴娇 念奴娇 友人见示江南春图兼寄金陵怀古之什感事因题 念奴娇 延令季苍苇席上送周子俶计偕京师 念奴娇 乘月江行 念奴娇 看山如读画读画似看山为周栎园先生赋用曹顾庵韵二首 其一 念奴娇 念奴娇 大雪 念奴娇 其一 雪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案孔目 月字旁的字 磊落不羁 面禀 张家口市 莫测高深 余泣 山足 草字头的字 包含鳄的词语有哪些 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盈车嘉穗 温良恭俭让 宝盖头的字 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漂漂亮亮 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