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4:06
减字木兰花
作者: 蔡伸 〔宋代〕
锦屏人醉。玉暖香融春有味。
今日兰舟。魂梦还随绿水流。
高城望断。无奈城中人不见。
斜倚妆楼。恨入眉峰两点愁。
在锦屏前醉酒,温暖的玉石和香气交融,春天的滋味十分迷人。
今天乘坐兰舟,我的魂梦依然随着绿水漂流。
在高城上望去,远方一片空旷,只是城中人影不见。
我倚靠着妆楼,心中满是无奈,两道愁眉如点滴般深重。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兰舟”可隐喻《离骚》中屈原乘舟之情,同时“妆楼”也可联想到古代女子通过装扮来表达情感的背景。
蔡伸,生卒年不详,宋代词人,其作品以清丽婉约见称,常常表达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深刻体会。他的词风格受到了李清照的影响,富有生活气息和女性视角。
这首词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时节写成,诗人身处一个美丽的环境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却又因思念而感到孤独,反映出一种矛盾的心理。
这首《减字木兰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开头的“锦屏人醉”营造出欢快的气氛,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转向了对离别和思念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在“今日兰舟”中,兰舟象征着自由与梦想,但随之而来的“魂梦还随绿水流”则暗示着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无奈。最后的“恨入眉峰两点愁”则以生动的形象刻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这种情感的细腻与深邃让人感同身受。整首词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春光中常有的孤独与思念,构建了一幅动人的情感画面。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思念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在美丽的春光中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奈,深刻揭示了人内心的情感矛盾。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背景,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愁苦。
选择题:诗中“兰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困惑
C. 忍耐
D. 忘却
填空题: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和对思念的。
判断题:诗中“恨入眉峰两点愁”暗示诗人心中有愁苦。 对 / 错
《如梦令》与本诗均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怀和对人事的思索,李清照的词更加直接而奔放,而蔡伸的词则更显细腻和内敛,反映出不同风格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