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6:38
高枕加餐二十秋,炙鸡絮酒冷松楸。
凭将夫子呼杨震,不见藐孤哭邓攸。
生死情难忘北面,往来路易恸西州。
树头何必千金剑,岁岁为添土一抔。
高枕无忧地度过了二十个秋天,炙鸡和酒冷却在松树和楸树之间。
试着呼唤老师杨震,却见不到孤苦伶仃的邓攸在哭泣。
生死之间的情感难以忘怀,北方的悲痛与西州的往来令人心痛。
树上何必用千金的剑,年年只需再添一把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紫绶,清代诗人,生活在清朝中期,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常表现对历史人物的关注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紫绶感怀故人之际,描绘了他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生死情感的深刻理解,反映出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哭师二首 其二》通过对食物、环境和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朋友离去的深切感受。开头的“高枕加餐二十秋”描绘了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但随即转向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诗人通过对“炙鸡”和“冷酒”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氛围,似乎在暗示即使生活富足,心中却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与悲痛。
而“凭将夫子呼杨震”的呼唤,更是渗透了对师长的敬仰与思念,杨震的形象在诗中象征着道德与理想的追求。紧接着“藐孤哭邓攸”,则是对历史悲剧的反思,邓攸的遭遇使人感受到无辜与冤屈的沉重。生死情难忘,诗人在北方与西州之间的往来,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树头何必千金剑,岁岁为添土一抔”则更为深刻,诗人用“千金剑”象征人生的奢华与功名,而“土一抔”则是对生命的沉思,强调了对逝者的怀念不在物质的追求,而在于心灵上的追思与安慰。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高远,让人感受到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生死之间情感的纠葛,反映了历史的悲剧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强调了心灵的追思比物质的追求更为重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高枕加餐二十秋”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不见藐孤哭邓攸”中的“邓攸”象征着?
诗的最后一句“岁岁为添土一抔”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