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3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32:39
梧叶翻风敲老树,
蛩声带月泣寒莎。
只消些少闲风月,
便觉客窗秋意多。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梧桐树的叶子在风中翻动,敲打着老树;蟋蟀的鸣叫伴随着明月的照耀,仿佛在为寒冷的莎草哭泣。只需一些轻松的风和月色,便能感受到窗外浓厚的秋意。
此诗虽无显著的典故,但“梧叶”与“蛩声”均在古代诗词中常出现,象征秋天的气息,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及人生的哲理。
黄庚,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可能在外地客居,借景抒情,带有对故乡和人生的思考。秋天作为一个离别的季节,常常引发诗人的感伤情怀。
《秋意》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天的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意象如“梧叶”、“蛩声”不仅传达了秋天的景象,还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诗人用“翻风敲老树”来描绘秋风的细腻和萧瑟,老树的形象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蛩声带月泣寒莎”更是将自然与情感结合,蟋蟀在月下的啼叫,仿佛在诉说着对寒冷的哀伤,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意境幽远,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最后两句“只消些少闲风月,便觉客窗秋意多”,用简练的笔触表达了即使是微弱的风月,也能引发浓厚的秋意,体现出诗人细腻的感受力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象,更传达了诗人对生活、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悟与思考,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诗中“梧叶翻风敲老树”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萧瑟
C. 夏日的繁茂
D. 冬季的寒冷
“蛩声带月泣寒莎”中,蛩声的作用是什么?
A. 增强诗的节奏
B. 表达孤独与悲伤
C. 描绘夜景
D. 反映春天的气息
诗人通过“只消些少闲风月”想要表达什么?
A. 风月的强烈影响
B. 对繁忙生活的厌倦
C. 对生活细腻的感受
D. 对自然的漠然
对比黄庚的《秋意》和杜甫的《秋夕》,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黄庚的诗更加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则更为忧伤,反映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两首诗在意象的选择和情感的表现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