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偶成简任肃斋教论》

时间: 2025-04-25 06:32:40

诗句

百年光景易侵寻,消遣间愁只苦吟。

但觉笔头风雨湿,不知鬓底雪霜侵。

冥鸿九负九霄志,老骥空怀千里心。

富贵倘来应有命,何须弹铗扣知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32:40

原文展示:

百年光景易侵寻,消遣间愁只苦吟。
但觉笔头风雨湿,不知鬓底雪霜侵。
冥鸿九负九霄志,老骥空怀千里心。
富贵倘来应有命,何须弹铗扣知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苦闷的感慨。百年时光容易消逝,闲暇时我只能用苦吟来消遣内心的忧愁。写作时只觉手中笔湿润,未曾察觉自己鬓边的白发已侵染了霜雪。像冥鸿那样志向高远,却只是一只老骥空怀壮志。若是富贵之事本就有命,何必去弹铗寻求知音呢?

注释:

  • 光景:时间的景象,指的是岁月。
  • 消遣:打发时间,排遣心中的忧愁。
  • 苦吟:苦恼地吟咏,表明诗人心中哀愁。
  • 笔头:指的是写字的工具,象征创作。
  • 冥鸿:比喻志向远大的人,鸿雁在九霄上飞翔。
  • 老骥:年老的骏马,象征年长但依然有志向。
  • 富贵:指名利和财富。
  • 弹铗:指弹奏乐器,象征追求和寻求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风格清新,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庚晚年,面对人生的无常和自身的老去,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以及对命运的接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百年光景易侵寻”开篇,直接切入主题,传达出岁月如梭的感慨。诗人通过“消遣间愁只苦吟”显示了在闲暇时光中,他的心中充满了忧愁,只有吟诵诗句才能稍微排遣这种愁苦。这种心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也折射出普遍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接下来的“但觉笔头风雨湿,不知鬓底雪霜侵”,表现了在写作过程中的感受,笔尖沾湿的雨水象征着诗人的情感与泪水,而鬓发的白霜则暗示着岁月的无情。此处对比意象的运用,使得情感更为深刻和鲜明。

“冥鸿九负九霄志,老骥空怀千里心”进一步引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尽管年老体衰,诗人依然心怀壮志,渴望追求更高的目标。这种老骥之志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豪情,也引导读者思考如何面对人生的挑战。

最后两句“富贵倘来应有命,何须弹铗扣知音”表达了对命运的理解与接受。诗人认为,若富贵之事是命中注定的,那就不必强求他人的理解和支持。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传递出一种对人生的豁达与释然,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年光景易侵寻:岁月如流,时光易逝。
  2. 消遣间愁只苦吟:在闲暇中只能用吟咏来排遣愁苦。
  3. 但觉笔头风雨湿:写作时只感到笔尖潮湿,隐喻情感的沉重。
  4. 不知鬓底雪霜侵:未察觉鬓发已染白霜,象征衰老。
  5. 冥鸿九负九霄志:像冥鸿一样追求高远理想。
  6. 老骥空怀千里心:年老而仍怀有千里志向。
  7. 富贵倘来应有命:若富贵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8. 何须弹铗扣知音:又何必去寻求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老骥与冥鸿,体现理想与志向。
  • 对仗:如“富贵倘来应有命,何须弹铗扣知音”,整齐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鬓底的白霜象征着衰老和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人生苦恼,同时表达了对理想的不屈追求和对命运的淡然接受,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与人生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光景:象征时间,流逝的岁月。
  • :象征内心的忧虑与苦闷。
  • 笔头:象征创作与表达。
  • 风雨:象征生活中的艰辛与波折。
  • 雪霜:象征衰老与时光的无情。
  • 冥鸿:象征远大的理想与志向。
  • 老骥:象征年长者的志向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鬓底雪霜”主要象征什么?
    A. 年轻
    B. 衰老
    C. 富贵

  2. “冥鸿九负九霄志”中的“冥鸿”指的是:
    A. 一种鸟
    B. 志向远大的人的比喻
    C. 一种乐器

  3. 诗人认为富贵是否是命中注定的?
    A. 是
    B. 否
    C. 不确定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更多聚焦于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 李白的《将进酒》则通过豪放的酒宴场景,展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悟,强调及时行乐的态度。

粗略解读:

黄庚的诗作更显沉重和哲理,而李白则充满了豪情与积极;杜甫则是在历史背景下对人生与社会的深思。三者在风格和情感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与个人的处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提供背景和解析。
  • 《古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指南。
  • 《黄庚诗文集》:黄庚作品的汇编,展现了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三 鹧鸪天 鹧鸪天 其十三 鹧鸪天 其四 鹧鸪天(昌甫同明叔饮赵崇公家) 鹧鸪天 登岳麓山 鹧鸪天 秋日晚霁有作 鹧鸪天 寿耶律总管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包含钥的词语有哪些 前仰后合 文字旁的字 居易 兀字旁的字 异体同心 足字旁的字 翻录 迫害 瓢泼大雨 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平允 擢筋剥肤 纸型 飘如游云 倒八字的字 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