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2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4:07
我家于豳,自我先公。
伊我承绪,敢有不同。
今狄之人,将土我疆。
民为我战,谁使死伤。
彼岐有岨,我往独处。
人莫余追,无思我悲。
我家在豳地,传承自我的先公。
他们和我一脉相承,怎敢有不同?
如今的狄人,想要侵占我的土地。
百姓为我而战,谁来承受生死伤亡?
那岐山有水,我往那里独自居住。
无人追随我,心中只剩悲伤。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内容多涉及政治、哲学及个人情感,语言精炼,意蕴深厚。
《琴曲歌辞·岐山操》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边境战乱频繁,民众生灵涂炭。韩愈借诗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家乡的怀念,展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本诗通过对家乡豳地的回忆与对岐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与无奈。开头两句交代了作者的家族背景,强调了传承与认同,营造出一种根深蒂固的情感基础。接下来的几句转向了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尤其是对狄族侵扰的愤慨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最后两句则通过对岐山的孤独向往表现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时局的无奈,情感由外向内,逐步深化。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迷茫,表现了韩愈作为一位士人的责任感与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我家于豳,自我先公。
诗人自述家族的渊源,强调根在豳地。
伊我承绪,敢有不同。
强调家族传承的不可分割,表达对家族的自豪与认同。
今狄之人,将土我疆。
直面外族侵扰,表达对国家安全的忧虑。
民为我战,谁使死伤。
关注民众的苦难与牺牲,流露出悲悯之情。
彼岐有岨,我往独处。
向往岐山的宁静,想要逃避现实的纷扰。
人莫余追,无思我悲。
表达孤独与悲伤,感叹无人理解自己的苦闷。
全诗围绕着对家乡的思念、对外敌入侵的忧虑以及对民众苦难的同情,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内心深处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豳”是指哪个地方?
A. 陕西
B. 河南
C. 四川
D. 河北
作者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国忧民
C. 追忆往昔
D. 对未来的期待
“彼岐有岨”中的“岨”指的是什么?
A. 大山
B. 河流的缓流处
C. 城市
D. 战场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