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游洞》

时间: 2025-05-04 10:21:27

诗句

漾楫溯清川,舍舟缘翠岭。

探奇冒层崄,因以穷人境。

弄舟终日爱云山,徒见青苍杳霭间。

谁知一室烟霞里,乳窦云腴凝石髓。

苍崖一径横查渡,翠壁千寻当户起。

昔人心赏为谁留,人去山阿迹更幽。

青萝绿桂何岑寂,山鸟嘐嘐不惊客。

松鸣涧底自生风,月出林间来照席。

仙境难寻复易迷,山回路转几人知。

惟应洞口春花落,流出岩前百丈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1:27

原文展示:

三游洞
作者: 欧阳修

漾楫溯清川,舍舟缘翠岭。
探奇冒层崄,因以穷人境。
弄舟终日爱云山,徒见青苍杳霭间。
谁知一室烟霞里,乳窦云腴凝石髓。
苍崖一径横查渡,翠壁千寻当户起。
昔人心赏为谁留,人去山阿迹更幽。
青萝绿桂何岑寂,山鸟嘐嘐不惊客。
松鸣涧底自生风,月出林间来照席。
仙境难寻复易迷,山回路转几人知。
惟应洞口春花落,流出岩前百丈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三游洞的游历体验。诗人划着小船沿着清澈的溪流而上,停舟在青翠的山岭边。为了探寻奇妙的景致,他冒险攀登陡峭的山崖,最终进入了一个隐秘的境界。在这一天的游玩中,他对云山的美丽充满了爱,但眼前的青翠山色却被浓雾笼罩,不易看清。谁能想到,在这片烟霞缭绕的山洞里,有着如乳汁般丰富的云雾和凝聚的石髓。苍崖上有一条小路可以横渡,翠绿的山壁如同千寻高耸。往昔的游客心中所留恋的景致如今又为谁而存呢?人们离去后,山谷里的痕迹变得更加幽静。青藤绿桂在此处何其寂静,山鸟在空中鸣叫却不惊扰过客。松涛在涧底自然生风,月光透过林间洒落在席子上。仙境虽难寻,但更易迷失,山路迂回,几人能知?只有洞口的春花在凋落,百丈溪水从岩前流出。

注释:

  1. 漾楫:划动小舟。
  2. 舍舟:停下小舟。
  3. :沿着,顺着。
  4. 探奇:探索奇妙之处。
  5. 层崄:陡峭的山崖。
  6. 穷人境:穷尽人世的境界,隐秘而幽静。
  7. 烟霞:云雾,烟雾缭绕的景象。
  8. 乳窦:形容云雾丰富。
  9. 苍崖一径:青苍的山崖上有一条小路。
  10. 千寻:形容极高。
  11. 青萝、绿桂:青藤和桂树,象征自然的幽静。
  12. 嘐嘐:山鸟鸣叫声。
  13. 松鸣:松树摇曳发出的声音。
  14. 仙境:理想中的美好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以散文、诗词和文论著称,尤其在古文运动中具有重要地位。欧阳修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

创作背景:

《三游洞》是欧阳修在游历三游洞时的感悟之作。三游洞位于今福建省,是一个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闻名的游览胜地。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此地游玩时的奇妙体验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三游洞》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诗的开头通过“漾楫溯清川”和“舍舟缘翠岭”描绘出一幅悠闲的游览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随后,诗人深入描写了他所探寻的神秘境地,采用了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雾缭绕、景色迷离的山洞。

诗中“谁知一室烟霞里,乳窦云腴凝石髓”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山洞内部的美丽与神秘,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如梦似幻的氛围。接下来的“人去山阿迹更幽”则引发了诗人对过往游客所留痕迹的思考,反映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样,既有青藤绿桂的静谧,又有松鸣涧声的生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最后以“惟应洞口春花落,流出岩前百丈溪”作结,诗人将自然景观与时间的流逝相结合,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漾楫溯清川:划船沿着清流而上。
  2. 舍舟缘翠岭:停下船,顺着翠绿的山岭而走。
  3. 探奇冒层崄:为了探寻奇特的景致,冒险攀登陡峭的山崖。
  4. 因以穷人境:因此达到一种隐秘而幽静的境界。
  5. 弄舟终日爱云山:整天划着小船,喜爱这云山的美丽。
  6. 徒见青苍杳霭间:只是看到青色的山在浓雾中隐约可见。
  7. 谁知一室烟霞里:谁能想到,在这片烟霞缭绕的地方。
  8. 乳窦云腴凝石髓:如乳汁般丰富的云雾凝聚成石髓。
  9. 苍崖一径横查渡:在苍崖上有一条小路可以横渡。
  10. 翠壁千寻当户起:翠绿的山壁高耸入云,迎面而来。
  11. 昔人心赏为谁留:往昔的游客心中所留恋的景致如今又为谁而留。
  12. 人去山阿迹更幽:人们离去后,山谷里的痕迹变得更加幽静。
  13. 青萝绿桂何岑寂:青藤和绿桂在此处何其寂静。
  14. 山鸟嘐嘐不惊客:山鸟在高空鸣叫,却并不惊扰过客。
  15. 松鸣涧底自生风:松涛在涧底自然生风,气息清新。
  16. 月出林间来照席:月光透过林间洒落在席子上,宁静而美好。
  17. 仙境难寻复易迷:理想的仙境难以寻觅,却也容易迷失。
  18. 山回路转几人知:山路曲折,几人能知晓其中的奥秘。
  19. 惟应洞口春花落:唯有洞口的春花在悄然凋落。
  20. 流出岩前百丈溪:溪水从岩前流出,形成百丈之长的溪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乳窦云腴”比作奶水般丰盈,形象生动。
  • 拟人:如“山鸟嘐嘐不惊客”,使自然更具生命感。
  • 对仗:如“青萝绿桂何岑寂”,显示出诗人对称美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 洞口春花:象征生命的循环与时间的流逝。
  • 百丈溪:象征流动的时间与生命的持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描写的主要自然景观是什么?

    • A. 河流
    • B. 山岭
    • C. 花园
    • D. 沙漠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苍崖一径横查渡”意指___

  3. 判断题: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春花凋落的惋惜。(对/错)

答案:

  1. B. 山岭
  2. 形容在苍崖上有一条小路可以横渡。
  3.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三游洞》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欧阳修更注重景致的奇妙与内心的感悟,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安宁。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审美理念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欧阳修的传记与文学评论相关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瑞州张知录 送钱省元赴太平州教授 送刘明远客和州 送刘明远客和州 送刘和州 送华亭薜运斡 送单丙文先生归沅州 送戴文子赴定海主簿 送蔡侍郎镇建宁 松风楼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纚的词语有哪些 为好成歉 壳叶 角字旁的字 西方净土 冯生弹铗 穷不失义 鸳色 憎人 鳥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古木参天 积负 终养天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