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枢密吴给事见寄》

时间: 2025-05-04 03:01:51

诗句

老得闲来兴味长,问将何事送余光。

春寒拥被三竿日,宴坐忘言一炷香。

报国愧无功尺寸,归田仍值岁丰穰。

枢庭任重才余暇,犹有新篇寄草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01:51

原文展示:

老得闲来兴味长,问将何事送余光。
春寒拥被三竿日,宴坐忘言一炷香。
报国愧无功尺寸,归田仍值岁丰穰。
枢庭任重才余暇,犹有新篇寄草堂。

白话文翻译:

我年纪大了,闲暇时光变得特别悠长,想问你有什么事情可以寄托我的心情。春天还寒冷,三根竹竿的阳光洒在被子上,我坐在宴席上,忘记了言语,只静静享受着一柱香的时间。为国效力却没有一点功劳,回到田间时正值丰收的季节。虽然身在重要的朝廷中,但我仍有些闲暇,依然有新的诗篇寄托在我的草堂。

注释:

  • 老得:年纪大了。
  • 闲来兴味长:形容闲暇时光变得很悠长,心境也变得深远。
  • 拥被:指盖着被子,表现春天的寒意。
  • 宴坐忘言:在宴会上坐着,忘了说话,体现出一种悠闲。
  • 报国愧无功尺寸:对国家的贡献感到愧疚,认为自己的功劳微不足道。
  • 归田:回归田园,意指归隐或退隐。
  • 岁丰穰:丰收的年头,象征着富饶的生活。
  • 枢庭:指朝廷,枢密院是重要的机关。
  • 新篇寄草堂:创作新的诗篇,寄托于自己的小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擅长于古诗和词,尤其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欧阳修晚年,他在任职期间感受到朝廷的压力与责任,同时也渴望回归田园生活。诗中表达了对政治功名的反思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答枢密吴给事见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政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首句“老得闲来兴味长”道出了岁月的流逝与闲暇的珍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他在春寒中独自享受宁静的时光,体现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安宁。与其说这是一首诗,不如说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接着,诗人以“报国愧无功尺寸”自我反省,对自己未能为国效力的愧疚感显而易见。同时,回归田园是他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显示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最后一句提到“枢庭任重才余暇”,虽然身处权力中心,但他仍然保有创作的自由与热情,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在字句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珍惜、对责任的理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得闲来兴味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的空闲时间变得更加珍贵,心情也变得悠长。
  2. 问将何事送余光:向对方询问有什么事情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春寒拥被三竿日:描绘春天的寒冷,阳光透过竹竿洒在被子上,表现出一种温暖与宁静。
  4. 宴坐忘言一炷香:在宴会上静坐,忘记了说话,享受着这段安静的时光。
  5. 报国愧无功尺寸:对国家的贡献感到愧疚,认为自己的功劳微乎其微。
  6. 归田仍值岁丰穰:回归田园,正值丰收的季节,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7. 枢庭任重才余暇:虽然身处朝廷,责任重大,但仍然保持创作的闲暇。
  8. 犹有新篇寄草堂:尽管忙碌,诗人仍然创作新的诗篇,寄托于自己的草堂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寒拥被”和“宴坐忘言”,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春寒”与“三竿日”对比,突出春天的寒冷和阳光的温暖。
  • 拟人:如“忘言”,赋予人类情感的状态,使情景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的反思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与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他内心的平和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寒: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同时带有一丝寒冷的孤独。
  • 被子:寓意温暖和保护,象征着生活的安逸。
  • :象征着悠闲的时光,静谧的内心。
  • 田园:代表着自然、安宁与丰收,体现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欧阳修的字是什么?

    • A. 永叔
    • B. 逸夫
    • C. 子华
    • D. 明道
  2. 诗中提到的“春寒拥被”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春天温暖
    • B. 春天寒冷
    • C. 夏天热
    • D. 秋天凉
  3. 诗人对国家的贡献有什么感受?

    • A. 自豪
    • B. 感到愧疚
    • C. 无所谓
    • D. 非常高兴

答案:

  1. A. 永叔
  2. B. 春天寒冷
  3. B. 感到愧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诗,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哲理。
  •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作品,表现归隐田园的理想。

诗词对比:

  • 欧阳修与陶渊明:两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欧阳修在政治与个人理想之间的挣扎更为明显,而陶渊明则更加坚定于田园生活的选择。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欧阳修的多首诗作,展示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详细分析,包括欧阳修的生平与作品。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和赵文仪)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 清平乐 其五 示知命 从王都尉觅千叶梅云已落尽戏作嘲吹笛侍儿 次韵寄滑州舅州 题般若会疏颂 拟君子法天运 谪居黔南十首 其五 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 易生画麞猿猴獾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你谦我让 倜傥之才 不愧屋漏 干字旁的字 裕蛊 虎字头的字 计设 有政 包含概的词语有哪些 香象绝流 三点水的字 情见势屈 书架 王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风流旖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