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初见梅有作》

时间: 2025-04-30 12:26:54

诗句

至后微和入烧痕,烟稍寄我岭头新。

尚无红糁离离意,已觉清姿苒苒春。

未暇似为乌有赋,绝胜遂咏坠楼人。

夜寒翠袖临明月,且影横斜上醉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26:54

原文展示:

初见梅有作
作者:曹勋〔宋代〕

至后微和入烧痕,
烟稍寄我岭头新。
尚无红糁离离意,
已觉清姿苒苒春。
未暇似为乌有赋,
绝胜遂咏坠楼人。
夜寒翠袖临明月,
且影横斜上醉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梅花的初见。微风轻拂,温暖的气息透过残留的烧痕传来,烟雾轻轻飘到我岭头的新枝上。梅花尚未绽放出红色,感觉离离的情绪依然未到,但已觉察到清丽的姿态悄然迎来春天。没有时间去写乌有的赋诗,但此情此景却胜过那些咏叹坠楼的情人。夜晚寒冷,翠绿的袖子映照在明月下,影子斜斜地投射在醉人的巾帕上。

注释:

字词注释:

  1. 微和:轻微的暖风。
  2. 烧痕:可能指的是残留的火烧过的痕迹,暗示着春天的复苏。
  3. 红糁:红色的梅花花蕾。
  4. 清姿:清秀的姿态。
  5. 乌有赋:指代一种优美的赋,乌有在此可能象征着虚幻或不存在的事物。
  6. 坠楼人:可能指那些因情而伤的人,形象深刻。

典故解析:

  1. 坠楼人:在古典诗词中,常用以指代因爱情哀怨而自尽的人,传达悲怆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人情,作品风格清新淡雅,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季,正值梅花开放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初见,抒发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与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初见梅有作》是一首通过梅花的描绘,传达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希望。诗中以“微和”“烧痕”等意象开篇,描绘出春天初来时的微妙变化,象征着温暖与生命的复苏。接着,诗人用“尚无红糁离离意”表达出梅花尚未盛开的状态,反映了春天的含蓄与渐进,给人一种期待之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从初见梅花的微风到夜寒的月光,逐渐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尤其是“未暇似为乌有赋,绝胜遂咏坠楼人”一语,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没有时间去书写虚幻的赋诗,但梅花的美丽景象却远胜于那些因情而伤的哀叹,显示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赞美。

最后,夜晚的寒风与明月的交融,形成了一幅清幽的画面,留下了诗人对生命与美好的深刻思考。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远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体会到生命的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至后微和入烧痕:春风轻轻拂来,温暖的气息传递到已被烧过的地方,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2. 烟稍寄我岭头新:薄烟轻轻飘到山岭上的新枝,描绘出春日的宁静与美好。
  3. 尚无红糁离离意:梅花尚未绽放出红色的花朵,表达了一种期待与抑制的情感。
  4. 已觉清姿苒苒春:虽然梅花未开,但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清丽姿态在悄然蔓延。
  5. 未暇似为乌有赋:没有时间去写那些虚无缥缈的赋诗。
  6. 绝胜遂咏坠楼人:梅花的美丽超越了那些悲伤的情歌,表现出对生命美好的向往。
  7. 夜寒翠袖临明月:寒冷的夜晚,翠绿的衣袖与明月相映成趣。
  8. 且影横斜上醉巾:月光下的影子斜斜地投射在醉人的巾帕上,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美丽与情感的伤感进行对比,突显生命的美好。
  • 拟人:通过“清姿”来赋予梅花生命,使其具备灵动的形象。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运用了对仗技巧,使得诗句更加工整,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梅花的珍视与对生命美好的向往。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春天的到来带来的生机与希望,并在其中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希望,常被用来表达高洁的情操。
  2.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新生,带来新的希望。
  3. 明月:常用以象征纯洁与美好,增添了诗的意境。
  4. 翠袖:暗示着柔美与灵动,增添了诗的细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糁”指的是什么?

    • A. 花瓣
    • B. 果实
    • C. 叶子
    • D. 树枝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期待
    • C. 愤怒
    • D. 无奈
  3. “夜寒翠袖临明月”中,“翠袖”指代的是什么?

    • A. 树木
    • B. 人的衣袖
    • C. 花瓣
    • D. 水波

答案:

  1. A. 花瓣
  2. B. 期待
  3. B. 人的衣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梅花》 - 王安石
  2. 《白梅》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与曹勋的《初见梅有作》同样描写梅花,但前者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与高洁,后者则更注重梅花初见时的细腻与期待,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陈春卿眇云轩 清平乐·石头虎踞 杏花天 南歌子(熟水) 如梦令 如梦令 瑶台第一层 永遇乐(洞天) 卜算子(端午) 剑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貝字旁的字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粉面含春 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有信 匸字旁的字 西方净国 竦首 专款专用 两厢情愿 榻布 单人旁的字 包含至的成语 心地狭窄 牖发 骨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