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2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26:54
初见梅有作
作者:曹勋〔宋代〕
至后微和入烧痕,
烟稍寄我岭头新。
尚无红糁离离意,
已觉清姿苒苒春。
未暇似为乌有赋,
绝胜遂咏坠楼人。
夜寒翠袖临明月,
且影横斜上醉巾。
这首诗写梅花的初见。微风轻拂,温暖的气息透过残留的烧痕传来,烟雾轻轻飘到我岭头的新枝上。梅花尚未绽放出红色,感觉离离的情绪依然未到,但已觉察到清丽的姿态悄然迎来春天。没有时间去写乌有的赋诗,但此情此景却胜过那些咏叹坠楼的情人。夜晚寒冷,翠绿的袖子映照在明月下,影子斜斜地投射在醉人的巾帕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人情,作品风格清新淡雅,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季,正值梅花开放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初见,抒发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与对生命的感悟。
《初见梅有作》是一首通过梅花的描绘,传达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希望。诗中以“微和”“烧痕”等意象开篇,描绘出春天初来时的微妙变化,象征着温暖与生命的复苏。接着,诗人用“尚无红糁离离意”表达出梅花尚未盛开的状态,反映了春天的含蓄与渐进,给人一种期待之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从初见梅花的微风到夜寒的月光,逐渐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尤其是“未暇似为乌有赋,绝胜遂咏坠楼人”一语,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没有时间去书写虚幻的赋诗,但梅花的美丽景象却远胜于那些因情而伤的哀叹,显示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赞美。
最后,夜晚的寒风与明月的交融,形成了一幅清幽的画面,留下了诗人对生命与美好的深刻思考。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远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体会到生命的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梅花的珍视与对生命美好的向往。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春天的到来带来的生机与希望,并在其中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糁”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夜寒翠袖临明月”中,“翠袖”指代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