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0:5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0:53:51
诗词名称: 陪陈立道中书泛湖二首
作者: 吴潜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弦管丛中画舫行,都人一一贺升平。
飞鸿不识人间事,犹作穷边肠断声。
在乐器声中,画舫在湖上行驶,大家都在一一祝贺国泰民安。
那飞翔的鸿雁不懂人间的事,仍然发出断肠的悲鸣。
作者介绍: 吴潜,字子期,号松雪,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中常表达对时事的关心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比较安定的时期,诗人在泛湖时观察人们的欢庆,却感受到孤独与悲伤,形成鲜明对比。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练,意象鲜明,通过画舫和飞鸿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在欢庆的场合中,乐器声和人们的祝贺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然而,鸿雁的孤独和悲鸣又让这种欢乐显得格外刺耳。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场景,更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欢庆背后可能隐藏的孤独与苦楚。鸿雁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反思,表现出对时局的敏感与对人情的同情。此外,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增强了情感的冲突感,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情感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种欢庆的景象,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揭示了人们在表面繁华下的真实情感。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吴潜
d) 白居易
诗中“飞鸿”象征什么?
a) 欢乐
b) 孤独与悲伤
c) 和平
d) 旅行
诗中描绘的场景是什么?
a) 战争
b) 泛湖欢庆
c) 田园风光
d) 离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吴潜的《陪陈立道中书泛湖二首》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但吴潜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强调国家命运与个人的责任感,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