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蓝田县丞厅壁记》

时间: 2025-05-07 09:22:40

诗句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

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

丞位高而逼,例以嫌不可否事。

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

”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

”吏曰:“得。

”则退。

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

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

谚数慢,必曰“丞”。

至以相訾謷。

丞之设,岂端使然哉?

  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

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千人。

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

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

”既噤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

余不负丞,而丞负余。

”则尽枿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

  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

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

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梃,俨立若相持,水㶁㶁循除鸣。

斯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吟哦其间。

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

”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22:40

蓝田县丞厅壁记

原文展示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逼,例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謷。丞之设,岂端使然哉?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千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既噤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余不负丞,而丞负余。则尽枿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梃,俨立若相持,水㶁㶁循除鸣。斯立痛扫溉,对树二松,日吟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白话文翻译

丞的职责在于辅助官令,对于一个县的事务无不应当询问。其下有主簿和尉,主簿和尉各自有分工。丞的地位高而权力也大,常常由于事情的复杂而不敢轻易否定。文书流转时,吏员将成案抱来给丞,卷起案子前面,左手钳住,右手摘下纸尾,像雁鸭一样递上,站直了眼睛盯着丞说:“请签名。”丞握笔占位,签名要谨慎,目光看着吏员,问:“这个可以吗?”吏员答:“可以。”然后退下。不敢略去细节,甚至对事情也不知所终。虽然官位尊贵,实际权力却反而低于主簿和尉。常常有人说丞的职务慢半拍,必然会遭人诽谤。丞的设立,难道是随便的吗?博陵的崔斯立,擅长学问和文采,积累了自己的才华,才华横溢,日益显赫。贞元初年,他将自己的才艺带到京城,再次升迁,屡次被贬。他在元和初年时,因前大理评事的得失言论被贬,最终转任这个县的丞。刚到这里,他叹息:“官位并不卑微,但材料不足以胜任这个职位。”既然不敢施展才能,又叹息:“丞啊,丞啊!”我并没有辜负丞,而是丞辜负了我。于是我尽力去打磨磨去棱角,踏着旧日的足迹,破崖岸而建此厅。丞厅原有的记载,因破损和污垢而难以阅读。斯立更换了屋檐和瓦,修缮墙壁,尽量书写前任的名字。庭中有四棵老槐,南墙上有千根巨竹,矗立如同相持不下,水流潺潺,鸣声回荡。斯立辛勤浇灌,面对两棵松树,日复一日吟哦其中。有问者,便回答说:“我正在处理公事,你先请走。”

注释

  • :指县丞,是地方官职,负责辅助县令管理地方事务。
  • 主簿:负责文书和账簿的官员。
  • :指负责治安的官员。
  • 惟谨:形容做事小心谨慎。
  • :叹息的意思。
  • 泓涵:形容宽广而深厚的水。
  • 桷与瓦:指房屋的结构和材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倡导古文运动,是唐代古文的代表人物之一。韩愈的作品以散文见长,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个性特点。

创作背景

《蓝田县丞厅壁记》写于韩愈担任蓝田县丞期间,表现了他对官职的思考与对才能施展的无奈,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复杂与个人理想的矛盾。通过对丞职务的描写,韩愈揭示了官员职责的责任与压力,以及对人才与职位不匹配的感慨。

诗歌鉴赏

《蓝田县丞厅壁记》是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散文,展现了韩愈对官场的独特见解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通过细致的描写,韩愈描绘了县丞的日常工作与所面临的困境,尤其是对下属官员的微妙关系和自身权力的局限。他在文中提到,尽管丞的职位尊贵,但实际权力却往往被下属所制约,这种矛盾引发了他对官职的深刻思考。

文章中提到的博陵崔斯立,象征了才华与官职之间的矛盾,展示了在当时社会中,才华横溢者却常常难以施展自己的能力,最终沦为无奈的境地。韩愈的叹息不仅是对自身遭遇的感慨,也是对整个官场风气的批判。他通过对丞厅的修缮与前任名字的书写,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和对人才的尊重。

整篇文章语言简练,结构清晰,情感真挚,体现了韩愈对社会的关怀与对理想的追求。作品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映,也是对当时社会官场的深刻剖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丞之职所以贰令:丞的职责是辅助官令,管理事务。
  2. 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在一个县里,丞应对所有事务负责。
  3. 丞位高而逼:丞的地位虽然高,但权力常常受到限制。
  4. 文书行:文书流转时,吏员带着文件来找丞。
  5. 目吏,问可不可?:丞审视着吏员,询问文件是否合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雁鹜行以进”,形象化地描述了文书递交的过程。
  • 对仗:如“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对比了不同的官职与人生境遇。
  • 拟人:如“水㶁㶁循除鸣”,赋予了水流以人的情感与动作。

主题思想

整篇文章通过对丞的职责与境遇的描写,展现了官场的复杂与个人理想的无奈,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与对官职的深刻思考。韩愈通过个人的经历,反映了社会对官员的期待与现实的差距,揭示了官场的种种弊端与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丞厅:象征着官职与权力。
  • 老槐与巨竹:代表了岁月的积淀与坚韧的精神。
  • 水流:象征着无止境的时间和生命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蓝田县丞厅壁记》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韩愈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丞的职责是什么?

    • A. 负责军事
    • B. 辅助官令,管理事务
    • C. 负责财政
    • D. 负责文化教育
  3. 韩愈在文中提到的博陵崔斯立代表了什么?

    • A. 官位的高低
    • B. 才华与职务的矛盾
    • C. 个人的奋斗
    • D. 社会的变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名篇,探讨了政治与个人理想。
  • 《滕王阁序》:王勃的经典,表达了志向与现实的矛盾。

诗词对比

  • 韩愈的《蓝田县丞厅壁记》与苏轼的《前赤壁赋》,两者均展现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对立,韩愈更侧重于官场的复杂,而苏轼则更加关注人生的哲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舟行杂咏四首 其四 舟行杂咏四首 其三 舟行杂咏四首 其二 舟行杂咏四首 其一 大梁怀古三首 其三 大梁怀古三首 其二 赴豫途中作二首 其二 赴豫途中作二首 其一 题南雄花林院 题汪水云诗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雨字头的字 山走石泣 纵目远望 包含烟的成语 评选 翻悔 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目语心计 先字旁的字 过手货 洽穆 弋字旁的字 栖毫 矢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政荒民弊 改容易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