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桃源图》

时间: 2025-04-27 15:01:09

诗句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流水盘回山百转,

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文工画妙各臻极,

异境恍惚移于斯。

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

种桃处处惟开花。

川原近远蒸红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大蛇中断丧前王,

群马南渡开新主。

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

争持酒食来相馈,

礼数不同樽俎异。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人间有累不可住,

依然离别难为情。

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1:09

诗词名称:桃源图

作者:韩愈 〔唐代〕

类型:古诗词


原文展示: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
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
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
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白话文翻译:

神仙的存在与否是多么渺茫,桃源的传说真是荒唐。
流水在山间盘旋百转,几幅绣帕悬挂在中堂。
武陵的太守是个好事者,题写信件寄给南宫。
南宫先生欣然接受,波涛汹涌,挥笔成文。
文采与画艺都达到了极致,异乡的景象恍若移至此地。
架起岩石,凿开山谷,开辟宫殿,连接屋宇,连绵不绝。
嬴政与刘邦的事迹无人提及,天地分开也不必在意。
种桃的地方处处开花,川原近远间蒸腾着红霞。
初来时仍然思念故乡,时间久了这里便成了家。
渔舟的孩子们来这里做什么,彼此猜疑再问言语。
大蛇中断了前王的统治,群马南渡迎来了新主。
听到最后的告别声让人凄然,自己说已经过去了六百年。
当时的万事皆为眼见,谁知如今流传了多少。
争着送酒食来款待,礼数各异,酒席也不同。
月明之下,玉堂空寂,骨冷魂清无梦可做。
半夜金鸡啼鸣,火轮飞出,惊动了客人的心。
人间的烦恼无法停留,离别依然让人难以忍受。
船只启航时回头一望,万里苍茫,烟水弥漫黄昏。
世俗又怎知虚伪与真实,至今流传者仍是武陵人。


注释:

  • 神仙:指传说中的神灵或仙人。
  • 桃源:指桃花源,传说中的理想世界。
  • 武陵:指武陵山,传说中桃源的所在地。
  • 南宫:指南宫景,传说中的隐士。
  • 金鸡:指公鸡,象征清晨的到来。
  • 樽俎:指酒器和菜肴,象征宴席。

典故解析:

“桃源”出自《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描绘的一个理想社会,象征着人们向往的和平与宁静。在诗中,韩愈通过对桃源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及对现实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文风格刚劲有力,语言简练,擅长议论和描写。

创作背景:

《桃源图》写于韩愈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困境之时。通过描写桃源的美好,反映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桃源图》通过描绘桃源的景象,深刻揭示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韩愈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个虚幻而美丽的桃花源,表达出对人间繁杂与离别的感慨。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桃源的美丽景象,流水、山峦、宫室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恍若隔世的宁静。而后半部分则转向现实,表达了对人间纷扰与离别的无奈。特别是“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一句,充分体现出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桃源的描绘,更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展现了韩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神仙有无何渺茫:神仙的存在与否是多么渺茫,表达对神话传说的质疑。
  2. 桃源之说诚荒唐:桃源的传说确实荒唐,反映现实的无奈与失望。
  3. 流水盘回山百转:描绘了桃源的优美景色,流水与山的结合。
  4. 生绡数幅垂中堂:生绡是绣帕,象征美好与富贵。
  5. 武陵太守好事者:武陵的太守是一个热心的人,寄信给南宫。
  6. 南宫先生忻得之:南宫对这封信很高兴,波涛入笔写下了美文。
  7. 文工画妙各臻极:文采与画技都达到了极致,表达了诗人的赞美之情。
  8. 异境恍惚移于斯:异乡的景象仿佛在此出现,表现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9. 架岩凿谷开宫室:描写了桃源的建筑与环境,展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10. 接屋连墙千万日:形象地表现出桃源的壮丽与繁华。
  11. 嬴颠刘蹶了不闻:历史人物的事迹无人提及,反映对历史的淡漠。
  12. 地坼天分非所恤:地裂天崩的事也不必在意,表现对现实的无奈。
  13. 种桃处处惟开花:桃花源的美丽景象,暗示理想的存在。
  14. 川原近远蒸红霞:描绘自然景观的美丽,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15. 初来犹自念乡邑:初到桃源时仍然思念故乡,表现人类对故土的依恋。
  16. 岁久此地还成家:时间久了,桃源便成了新的家,表现适应与归属。
  17. 渔舟之子来何所:渔舟的孩子们来到这里,表现人与自然的联系。
  18. 物色相猜更问语:彼此猜疑与询问,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
  19. 大蛇中断丧前王:历史的变迁与权力的更替,表现历史的流动。
  20. 群马南渡开新主:新主的到来,暗示着新生与希望。
  21. 听终辞绝共凄然:听到告别时的悲伤,表达对离别的感慨。
  22. 自说经今六百年:自言自语,感叹时间的流逝。
  23. 当时万事皆眼见:当时的万事都是真实可见,表现对现实的反思。
  24. 不知几许犹流传:谁知如今流传了多少,表达对历史的无奈。
  25. 争持酒食来相馈:人们争相送酒食来款待,表现人情的温暖。
  26. 礼数不同樽俎异:不同的礼数与宴席,反映社会的多样性。
  27. 月明伴宿玉堂空:月光下的空寂,表现孤独感。
  28. 骨冷魂清无梦寐:骨冷魂清,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无梦。
  29. 夜半金鸡啁哳鸣:深夜的金鸡鸣叫,象征清晨的到来。
  30. 火轮飞出客心惊:火轮飞出,惊动了客人的心,表现紧张感。
  31. 人间有累不可住:人间的烦恼无法停留,表达对现实的无奈。
  32. 依然离别难为情:离别依然让人难以忍受,表现对友情的珍视。
  33. 船开棹进一回顾:船只启航时回头一望,表现对过往的怀念。
  34. 万里苍苍烟水暮:万里之间的苍茫与烟雾,表现对未来的迷茫。
  35. 世俗宁知伪与真:世俗又怎知虚伪与真实,表现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36. 至今传者武陵人:至今仍有人传颂武陵人的故事,反映文化的传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源比作理想世界。
  • 拟人:流水与山仿佛有了生命。
  • 对仗:如“月明伴宿”与“骨冷魂清”,体现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桃源的美丽与理想,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反映出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展现了韩愈深刻的人生哲学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源:象征着理想社会与美好生活。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月明:象征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金鸡: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烟水:象征迷茫与不确定的未来。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桃源象征着人们向往的乌托邦,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什么?

    • A. 理想世界
    • B. 现实生活
    • C. 过去的回忆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流水盘回山百转”,意在描绘__的美丽景象。

  3. 判断题:诗人对桃源的描述是积极向上的。 (对 / 错)

答案:

  1. A. 理想世界
  2. 桃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陶渊明 vs. 韩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通过对桃源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韩愈在《桃源图》中则通过对桃源的质疑反思现实,展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韩愈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晦日处士叔园林燕集 晚归沣川 送常侍御却使西蕃 假中枉卢二十二书亦称卧疾兼讶李二久不访问…戏李二 晚出府舍与独孤兵曹、令狐士曹南寻朱雀街归里第 酬豆卢仓曹题库壁见示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夏至避暑北池 谢栎阳令归西郊赠别诸友生 经武功旧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里眼 濮上桑间 柔化 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冲的成语 二字旁的字 无偏无陂 玉女洗头盆 言字旁的字 贻笑大方 秃宝盖的字 还原反本 鹵字旁的字 浣纱石 死心搭地 坐靡廪饩 虎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