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1:09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
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
种桃处处惟开花。
川原近远蒸红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
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
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1:09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
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
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
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神仙的存在与否是多么渺茫,桃源的传说真是荒唐。
流水在山间盘旋百转,几幅绣帕悬挂在中堂。
武陵的太守是个好事者,题写信件寄给南宫。
南宫先生欣然接受,波涛汹涌,挥笔成文。
文采与画艺都达到了极致,异乡的景象恍若移至此地。
架起岩石,凿开山谷,开辟宫殿,连接屋宇,连绵不绝。
嬴政与刘邦的事迹无人提及,天地分开也不必在意。
种桃的地方处处开花,川原近远间蒸腾着红霞。
初来时仍然思念故乡,时间久了这里便成了家。
渔舟的孩子们来这里做什么,彼此猜疑再问言语。
大蛇中断了前王的统治,群马南渡迎来了新主。
听到最后的告别声让人凄然,自己说已经过去了六百年。
当时的万事皆为眼见,谁知如今流传了多少。
争着送酒食来款待,礼数各异,酒席也不同。
月明之下,玉堂空寂,骨冷魂清无梦可做。
半夜金鸡啼鸣,火轮飞出,惊动了客人的心。
人间的烦恼无法停留,离别依然让人难以忍受。
船只启航时回头一望,万里苍茫,烟水弥漫黄昏。
世俗又怎知虚伪与真实,至今流传者仍是武陵人。
“桃源”出自《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描绘的一个理想社会,象征着人们向往的和平与宁静。在诗中,韩愈通过对桃源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及对现实的思考。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文风格刚劲有力,语言简练,擅长议论和描写。
《桃源图》写于韩愈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困境之时。通过描写桃源的美好,反映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桃源图》通过描绘桃源的景象,深刻揭示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韩愈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个虚幻而美丽的桃花源,表达出对人间繁杂与离别的感慨。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桃源的美丽景象,流水、山峦、宫室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恍若隔世的宁静。而后半部分则转向现实,表达了对人间纷扰与离别的无奈。特别是“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一句,充分体现出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桃源的描绘,更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展现了韩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歌通过描绘桃源的美丽与理想,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反映出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展现了韩愈深刻的人生哲学和人文关怀。
桃源象征着人们向往的乌托邦,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流水盘回山百转”,意在描绘__的美丽景象。
判断题:诗人对桃源的描述是积极向上的。 (对 /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