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6:13
喜晴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驱帚水争沟口,
卷帘日款屋山。
饥燕痴儿叫怒,
拙鸠去妇复还。
《喜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雨后的晴天里,看到自然景象的欢愉。前两句描绘了雨水流注沟口,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房屋和山峦上,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后两句则描绘了燕子和孩子的叫声,以及鸠鸟的归巢,传达出一种生机和热闹的气氛。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德邻,号涧田,江苏吴江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范成大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和民生疾苦。
《喜晴》作于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作者借此诗抒发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当时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喜晴》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日常生活的诗,展现了范成大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前两句“驱帚水争沟口,卷帘日款屋山”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的场景,水流在沟口争先恐后,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山峦和房屋上,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也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愉悦与舒畅。
后两句“饥燕痴儿叫怒,拙鸠去妇复还”则通过燕子和孩子的声音,进一步增强了生机与活力的气氛。饥饿的燕子和呼唤的孩子,形成了鲜活的对比,表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与简单的快乐。最后一句中的“拙鸠”则暗示了归家的温馨,是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后晴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传达出一种愉快、和谐的情感基调。
《喜晴》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饥燕”是指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