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喜晴》

时间: 2025-05-07 08:46:13

诗句

驱帚水争沟口,卷帘日款屋山。

饥燕痴儿叫怒,拙鸠去妇复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6:13

原文展示:

喜晴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驱帚水争沟口,
卷帘日款屋山。
饥燕痴儿叫怒,
拙鸠去妇复还。

白话文翻译:

《喜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雨后的晴天里,看到自然景象的欢愉。前两句描绘了雨水流注沟口,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房屋和山峦上,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后两句则描绘了燕子和孩子的叫声,以及鸠鸟的归巢,传达出一种生机和热闹的气氛。

注释:

  • 驱帚水:指用扫帚驱赶沟口的水,形象地描绘了雨水的情景。
  • 卷帘日款:卷起窗帘,阳光慢慢洒落,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阳光透过窗帘的情景。
  • 饥燕:形容燕子因饥饿而急切叫唤,展现了生命的活力。
  • 痴儿:指小孩,由于饥饿而发出叫声。
  • 拙鸠:指的是一种鸟,通常用于比喻,表现其笨拙和懒惰,暗示归家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德邻,号涧田,江苏吴江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范成大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喜晴》作于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作者借此诗抒发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当时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歌鉴赏:

《喜晴》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日常生活的诗,展现了范成大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前两句“驱帚水争沟口,卷帘日款屋山”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的场景,水流在沟口争先恐后,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山峦和房屋上,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也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愉悦与舒畅。

后两句“饥燕痴儿叫怒,拙鸠去妇复还”则通过燕子和孩子的声音,进一步增强了生机与活力的气氛。饥饿的燕子和呼唤的孩子,形成了鲜活的对比,表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与简单的快乐。最后一句中的“拙鸠”则暗示了归家的温馨,是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驱帚水争沟口:描绘了雨水流动的情景,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动。
  • 卷帘日款屋山:通过“卷帘”表现出阳光的温暖,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 饥燕痴儿叫怒:燕子因饥饿而叫,孩子因饥饿而哭,体现了生命的活力。
  • 拙鸠去妇复还:鸠鸟归巢的情景,暗示着家庭的温暖与团聚。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饥燕痴儿”,将动物与人类情感结合,使情景更加生动。
  • 对仗:诗中上下句相互映照,增强了整体的韵律感。
  • 比喻:用“驱帚水”形象化地表现雨后的场景,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后晴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传达出一种愉快、和谐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生机,代表自然的变化。
  • 阳光:象征温暖与希望,带来光明与生气。
  • 燕子: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回归,表现活力。
  • 孩子:象征纯真与生活的乐趣,展现人间的温情。
  • 鸠鸟:象征家庭与归属,暗示对家园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喜晴》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范成大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饥燕”是指什么?

    • A. 饥饿的鸟
    • B. 一种植物
    • C. 孩子的玩具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 C. 对历史的回忆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描绘田园生活的悠然自得。
  • 王维的《山居秋暝》:体现自然景色与人情的和谐。

诗词对比:

  • 范成大《喜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范成大更偏向于描绘日常生活的细腻,而陆游则更多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情怀。

参考资料:

  • 《范成大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金门 谒金门(李府尹美在)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虞山破山寺题壁 谒金门 其五 慰梅 谒金门 桂 谒金门 谒金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字旁的字 镌汰 言之有理 与众殊 倚盖 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榜定案 示字旁的字 鸳会 纯贞 单人旁的字 抛妻弃子 抚案 阜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手到擒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