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立春枕上》

时间: 2025-05-04 09:11:44

诗句

择蔬翻饼闹残更,儿女喧喧短梦惊。

想得春风连夜到,东禅粥鼓忽分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11:44

原文展示:

立春枕上
作者:范成大 〔宋代〕

择蔬翻饼闹残更,
儿女喧喧短梦惊。
想得春风连夜到,
东禅粥鼓忽分明。

白话文翻译:

在立春的清晨,翻动着菜叶,烙着饼子,打破了夜深人静的时光,孩子们的喧闹声惊醒了我的短暂梦境。想起春风连夜而至,东边的禅寺晨钟敲响,粥的香味立刻清晰可闻。

注释:

  • 择蔬:选择蔬菜,表示春天的来临,时令的变化。
  • 翻饼:翻动饼子,形容早晨的忙碌。
  • 闹残更:打破了夜的安静,指孩子们的喧闹声。
  • 儿女:指诗人的子女,表现生活的温馨。
  • 喧喧:喧闹的样子。
  • 短梦惊:形容梦境短暂,突然被惊醒。
  • 春风连夜到:春风一夜之间就到,表现春天的迅速来临。
  • 东禅粥鼓:指东边的禅寺敲响晨钟,煮粥的声音清晰可闻。

典故解析:

“春风”常用以象征春天的到来,带来生机与希望。在古代诗词中,春风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代表着新的开始和美好的愿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景仁,号云溪,江苏常州人,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以细腻、清新见长,尤其擅长写田园诗。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立春之际,反映了春天的到来和家庭的温暖,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期待。

诗歌鉴赏:

《立春枕上》是一首生动描绘立春时节生活场景的诗作。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开头一句“择蔬翻饼闹残更”描绘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清晨,孩子们的喧闹声响起,打破了夜的宁静,给人以温馨的感觉。紧接着,诗人通过对春风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来临,暗示着新生和希望。最后一句“东禅粥鼓忽分明”则通过寺庙的晨钟和粥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春天的热爱。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更反映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感恩,给人以美好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择蔬翻饼闹残更:描绘清晨忙碌的场景,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
    2. 儿女喧喧短梦惊:孩子们的喧闹声打破了诗人的梦境,体现了生活的真实与快乐。
    3. 想得春风连夜到:春天的来临是快速而悄然的,暗示着新的希望。
    4. 东禅粥鼓忽分明:晨钟与粥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的生活氛围。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择蔬翻饼”与“儿女喧喧”,使得诗句富有节奏感。
    • 拟人:春风似乎有意识地在夜里悄然到来,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生活的热爱,展现了家庭团聚的温馨与和谐,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着新的开始,生机与希望。
  • 儿女:象征着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快乐。
  • 禅粥:代表着宁静与安详,反映了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择蔬翻饼”的意象主要体现了什么?

    • A. 忙碌的生活
    • B. 诗人的忧伤
    • C. 对春天的期待
  2. 诗人通过“东禅粥鼓”表现了什么?

    • A. 对生活的逃避
    • B. 清晨的宁静
    • C. 孩子的玩耍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范成大的《立春枕上》,前者沉重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困苦,而后者则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两首诗在主题上存在明显对比,前者关注社会动荡,后者则强调生活的快乐与自然的美好。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拟补春夜宴桃李园诗 其二 游洞霄宫 游洞霄宫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二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一 自上津赴边界防堵宿槐树沟口题壁 长湖舟中 江陵 过应山留别杨映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醇美 弓字旁的字 包含庙的成语 子字旁的字 贫嘴饿舌 心神不定 畜发 剑老无芒,人老无刚 工业品 堕马 麥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捐躯赴难 八字旁的字 心碎胆裂 做东 包含异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