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0:50
再韵答子文
作者: 范成大
浮生饱外莫求余,羁旅东来计已疏。
肩耸已高犹索句,眼明无用且翻书。
百年子莫占元绪,万法吾今付子卢。
惟有登临心未厌,黄山闻道胜衡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浮华的生活中不再追求外在的名利,意识到旅行的计划已然疏远。尽管肩负着高远的理想,但仍在努力搜寻诗句;眼睛虽然明亮,却无所用处,只是在翻阅书籍。对于长久的生命,年轻人不必执迷于根本的道理,而我现在所学的万法都交给你。唯一的乐趣就是登高望远,心中对黄山的赞美,远胜过衡山和庐山。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云谷,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年轻一代的期望。时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反思浮生的意义,寄托对后辈的教诲。
《再韵答子文》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通过对浮生的反思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开篇“浮生饱外莫求余”,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接下来的“羁旅东来计已疏”,则道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感和对未来计划的无奈。诗中“肩耸已高犹索句”,可以看出诗人虽有高远的目标,却仍在为寻找诗句而努力,这种矛盾体现了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
“百年子莫占元绪”一语,流露出诗人对年轻一代的期盼,希望他们不必纠结于世俗的根本问题,而是应该接纳更广泛的知识和经验。最后两句“惟有登临心未厌,黄山闻道胜衡庐”,表露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在这段旅程中,黄山代表了诗人心灵的寄托,远胜于传统的衡庐。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思考和自然情趣,既有对自我生命的反省,也有对后辈的寄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强调内心的追求胜过外在的名利,同时也对年轻一代寄予希望,希望他们能以更广阔的视野和心态去面对人生。
诗中“浮生饱外”的意思是:
A. 追求内心的满足
B. 追求外在的名利
C. 对生活的反思
D. 浮华的生活
“肩耸已高犹索句”中,“肩耸”指的是什么?
A. 体力劳动
B. 理想的追求
C. 对生活的兴趣
D. 旅行的疲惫
诗人希望年轻人:
A. 追求名利
B. 不必执着于根本的道理
C. 过安稳的生活
D. 远离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