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6:57
晓晴发黄杜驿二首
作者:杨万里
望後月不落,偏於水底明。
对悬双玉镜,并照一金钲。
忽值山都合,浑无路可行。
多情小花径,导我度千萦。
在清晨的明亮天空下,望着那不落的月亮,水面映照出它的光辉。
对着悬挂的两面明镜,照见一片金色的光亮。
忽然来到山的尽头,竟然无路可行。
多情的小花小径,引我穿过千百个曲折的回环。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生于浙江婺州,晚年居住在江西,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著称。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之际。杨万里在繁忙的官场生活中,常常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清晨所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描绘了月亮在水面的倒影,暗示着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后半部分诗人则转向对困境的思考,面对山的尽头,感到无路可行,体现了人生中的迷茫和困扰。最后一句通过小花径的描写,展现出在困境中仍然存在的希望与美好,给人以启示与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人生中的困境与希望。虽然在自然中遇到困难,但小花径的存在象征着生活中仍有美好和希望。
诗中“月不落”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小花径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