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4:10
吟外今何病,愁边我索居。
昔无今样懒,新久故人书。
只说游山去,谁令作计疏。
衡庐负我辈,我辈负衡庐。
在这吟诵之外,我如今身患何病?愁苦之中我独自居住。
往日没有如今这般懒散,现在的朋友来信却很少。
只是说要去游山,谁来安排这事情呢?
衡庐山承载着我们这一辈人,而我们却辜负了它的恩情。
“衡庐”是指中国的两座名山,衡山和庐山,均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诗人在这里用这两座山来寄托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细腻的观察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此诗作于诗人身体虚弱之时,因病在家,思念友人胡季文和季永,表达了对朋友的挂念和对自然的渴望。
这首诗展现了杨万里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开头两句以“病”和“愁”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和忧虑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身世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将自己的懒散与昔日的书信对比,展现出时间的流逝与人际关系的疏远。接下来的几句则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游山的念头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衡庐负我辈,我辈负衡庐”则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既是对自然的感慨,也是对人自身的反思,表达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辜负之间的复杂关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杨万里的独特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病痛与孤独的思考,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人对友人的书信的态度是:
A. 愉快的
B. 无奈的
C. 忙碌的
答案:B
“衡庐”在诗中象征:
A. 朋友
B. 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C. 诗人的病痛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病”主要表现了:
A. 身体的疾病
B. 心灵的孤独
C. 生活的压力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