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行即事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5:03:43

诗句

舟过维扬雪尽消,片帆南接大江潮。

梅花两岸飞残腊,转付春风入柳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3:43

原文展示:

舟过维扬雪尽消,
片帆南接大江潮。
梅花两岸飞残腊,
转付春风入柳条。

白话文翻译:

在船经过维扬时,雪已经融化消失,
孤帆向南驶向大江的潮水。
梅花在两岸凋零,已是残冬的影子,
春风将它们的消息送入柳条之中。

注释:

  • 维扬:地名,指扬州。
  • 片帆:一叶孤舟的意思。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雅,代表冬末春初的景象。
  • 残腊:指农历腊月,意指冬天的尾声。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龙云,明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和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舟行于大江,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复苏。正值梅花凋谢之际,春风又带来新的生机,反映了春天来临之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冬天的结束。诗人以“舟过维扬雪尽消”开篇,描绘出冬雪消融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而明亮的感觉。接着“片帆南接大江潮”,将舟与江水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流动的意象,仿佛在诉说着旅途的孤独与希望。接下来的“梅花两岸飞残腊”,则为画面增添了些许凄凉,梅花的凋零暗示着冬天的最后一丝余韵,而“转付春风入柳条”则是对春天的期盼,春风将梅花的残影带入柳条,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新生。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从冬到春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舟过维扬雪尽消:描绘了舟船经过维扬,雪已经融化,暗示冬天的结束。
  2. 片帆南接大江潮:孤帆向南行驶,连接着大江的潮水,表现了一种旅途的孤独与自然的流动感。
  3. 梅花两岸飞残腊:梅花在两岸凋零,象征着冬季的末尾,带有些许的凄凉。
  4. 转付春风入柳条:春风将梅花的残影传递给柳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重新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与春风的联系,象征着生命的循环。
  • 拟人:将春风赋予了传递的能力,增加了情感的温度。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呈现出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传达了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旅程与孤独。
  • :代表冬天,象征寒冷与凋零。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雅,承载着冬末春初的情感。
  • 春风:象征温暖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卢龙云
    • C. 杜甫
  2. “舟过维扬雪尽消”中的“雪尽消”意味着什么?

    • A. 春天来临
    • B. 冬天结束
    • C. 雨水增加
  3. 下列哪项意象象征春天的到来?

    • A. 梅花
    • B. 柳条
    • C. 雪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主题,但更加强调战争对春天的影响,情感上更为沉重。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细腻的春景描写,表达对春天的美好期待,风格与《江行即事》相似,却更为具体。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全书》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疏影三首 其一 疏影 小玲珑山馆赋絮影 疏影 菊影和祓江 疏影 湖上见柳影因赋此阕 疏影 题友人词 疏影·题恽心耘司马落影图 疏影 疏影 忆邓尉梅花 疏影 题何侍御古藤书屋 疏影 为卢奉璋赋桐影小筑。是日与辟疆、彦通、器伯诸人同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私字儿的字 釆字旁的字 伏处枥下 蠢然 口字旁的字 包含倾的成语 承诺 邑字旁的字 不可胜言 包含臭的成语 歪歪倒倒 日月无私 食举 妙弄 锐结尾的成语 坚定不移 断管残沈 心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