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8:24
雨发榆城
作者: 倪蜕 〔清代〕
罗刹愚鬼夜努脚,血盆之口眼矐矐。
掀起阴崖万斛云,不许苍山露林薄。
苍山有神神瑟缩,洱海烟埋难索摸。
邪龙肉翅横空飞,天半银沙雪花落。
秋风萧萧鸡腷膊,金叶霜蹄会腾攫。
珊鞭九节捶盲烟,直指昆仑破寥廓。
罗刹对此不敢侮,狰面狞牙颜色阻。
趻踔空山独自归,手扶髑髅泣风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森恐怖的夜晚,罗刹鬼怪在夜色中活动,张嘴露出血盆般的嘴巴,眼睛炯炯有神。它们掀起阴暗的云雾,不让苍山的树木显露出来。苍山之神因恐惧而瑟瑟发抖,洱海的烟雾弥漫,无法探寻。邪龙展翅飞翔在空中,天空中飘落着银色的沙子和雪花。秋风呼啸,鸡的鸣叫声萧瑟,金色的叶子在霜冻中翩翩起舞。九节鞭如同猛击,直指昆仑山,打破寥廓的天空。面对这一切,罗刹鬼怪都不敢轻视,狰狞的面孔和锋利的牙齿令人畏惧。最后,诗人独自一人走回空山,手扶着骷髅,伴着风雨悲泣。
作者介绍:倪蜕,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闻名,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阴森恐怖的场景,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黑暗面的关注。
《雨发榆城》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阴暗场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恐怖的氛围。开篇的“罗刹愚鬼”引入了鬼怪的形象,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还有对人性深层的反思。诗人在描写苍山、洱海等自然景观时,巧妙地融入了自身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这种对比在“秋风萧萧”和“金叶霜蹄”的描写中尤为明显,展现了孤独与无奈。
诗中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如“邪龙肉翅”、“九节捶盲烟”等,增强了诗的画面感和冲击力。同时,诗人通过对罗刹的描绘,探讨了人性中潜在的恐惧与恶劣。结尾处,诗人独自归山,手扶骷髅,暗示了对死亡的思考与对孤独的感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鬼怪、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死亡及人性阴暗面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表现了对自然与人性的敬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罗刹”指的是:
A. 一种花
B. 鬼怪
C. 一种动物
答案:B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邪龙”象征着_____的力量。 答案:恐怖
判断题:诗中“手扶髑髅泣风雨”表达了诗人对死亡的无所畏惧。(对/错)
答案: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首诗的深度和复杂性使其成为了古诗词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