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苏武慢 其八》

时间: 2025-04-26 03:04:22

诗句

万古凭高,一声长啸,勘破古人公案。

让本陶唐,征于汤武,不过授贤治乱。

姬运东衰,夷氛北涨,赤子可嗟涂炭。

善桓文、烈烈轰轰,倾厦赖乎支干。

争奈何、战国纷纷,嬴秦扰扰,元气等閒飘散。

谦让未遑,诗书安事,吾道厄于炎汉。

陋矣河汾,贤哉濂洛,再整残编断简。

倘若非、奎壁光辉,长夜几时能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22

原文展示

苏武慢 其八
万古凭高,一声长啸,勘破古人公案。
让本陶唐,征于汤武,不过授贤治乱。
姬运东衰,夷氛北涨,赤子可嗟涂炭。
善桓文烈烈轰轰,倾厦赖乎支干。
争奈何战国纷纷,嬴秦扰扰,元气等闲飘散。
谦让未遑,诗书安事,吾道厄于炎汉。
陋矣河汾,贤哉濂洛,再整残编断简。
倘若非奎壁光辉,长夜几时能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政治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开头提到万古长存的高峰,发出一声长啸,象征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古人公案的解读。提及了陶唐、汤武等先贤,强调他们的治理智慧虽好,但终究是授予贤能以治国。接着提到姬姓的衰败和外族的崛起,表现出对国家衰亡和民众苦难的感慨。再讲到历史上的英杰如桓文,却因缺乏支撑而倾覆。对战国纷争的无奈以及秦朝的扰动,表明了元气的流失。最后,作者感叹自己的道理在汉朝也难以施展,河汾的陋劣、濂洛的贤良,以及对古籍的整理,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渴望。最后一句点明了如果没有星辰的光辉,漫漫长夜又何时能破晓。

注释

  • 陶唐:古代的部落联盟,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贤主。
  • 汤武:指的是商汤和周武王,象征着贤能的治国者。
  • 姬运东衰:姬姓的统治者逐渐衰败。
  • 夷氛北涨:外族入侵,描述了当时的政治局势。
  • 赤子:指的是普通百姓,强调他们的苦难。
  • 桓文:指的是桓公与文公,历史上被视为英明的君主。
  • 奎壁光辉:奎壁是星座名,象征光明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鸿,明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其作品多反映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的追求。

创作背景:在明代,社会动荡不安,作者通过这首词表达对历史的反思,试图揭示政治的真谛和文化的价值。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深邃的历史观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而著称。林鸿通过对比古今,探讨了治国理政的智慧与难题。在现代社会中,政治的纷争和文化的传承依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古人有言“治国先贤”,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当代政治的失望;而“赤子可嗟涂炭”则揭示了普通百姓在动荡中的苦难与无奈。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复杂而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渴望。通过对古代贤能的赞美与对当下乱象的批判,林鸿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思考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此外,诗中运用的丰富典故和历史背景,使得整首词更具厚度,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古凭高,一声长啸: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像高峰一样俯视历史长河。
  2. 勘破古人公案:对此前人的智慧进行解读和反思。
  3. 让本陶唐,征于汤武:提到古代的贤主,强调治理国家的智慧。
  4. 不过授贤治乱:最终的结论是,治国的关键在于贤能。
  5. 姬运东衰,夷氛北涨:历史的兴衰,国家的危机。
  6. 赤子可嗟涂炭:普通百姓在动乱中的苦难。
  7. 善桓文烈烈轰轰:历史上的英雄豪杰,虽然有力但最终难以长存。
  8. 倾厦赖乎支干:比喻一切依赖于坚实的基础。
  9. 争奈何战国纷纷:对历史纷争的无奈。
  10. 嬴秦扰扰,元气等闲飘散:对秦国的批判,元气因战争而流失。
  11. 谦让未遑,诗书安事:自己无法施展才华,文化难以普及。
  12. 陋矣河汾,贤哉濂洛:对文化的反思与希望。
  13. 再整残编断简:希望能重新整理文化遗产。
  14. 倘若非奎壁光辉,长夜几时能旦:希望光明能驱散黑暗,重新迎来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奎壁光辉”比喻希望和光明。
  • 对仗:如“善桓文烈烈轰轰,倾厦赖乎支干”,形成对称的美感。
  • 夸张:如“长夜几时能旦”,强调了希望的渴望。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历史的反思、政治的无奈和文化的传承展开,表达了对贤能的渴望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古:象征历史的久远与无尽。
  • 赤子:代表普通百姓,强调民生的苦难。
  • 奎壁光辉:象征光明与希望,对未来的期盼。
  • 河汾、濂洛:代表文化的源流,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赤子”指的是:
    A. 古代的贤人
    B. 普通百姓
    C. 帝王将相
    D. 外族入侵者

  2. “万古凭高”的含义是:
    A. 历史长河的无尽
    B. 高高在上的王朝
    C. 诗人的地位很高
    D. 古代的文化传承

  3. 诗中提到的“奎壁光辉”象征着:
    A. 战争的胜利
    B. 文化的传承
    C. 光明与希望
    D. 古人的智慧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名篇,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赤壁赋》:苏轼的作品,反映了历史的无常与个人的孤独。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苏武慢 其八》: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而《苏武慢 其八》则更加宏观地探讨了历史与政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楚辞》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度仙桥 过桃源拜三义堂 呈觉印禅师偈 次韵答张无垢居士 离黄龙有作 小径 寄怀心余侄 其二 寄怀心余侄 其一 高忠宪公水居敬赋 同榈香游石门次韵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降尊临卑 隐虞 捕捉 夜月昼星 襧赞 麻字旁的字 引针拾芥 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包含两的词语有哪些 权变锋出 隶字旁的字 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清勤 户字头的字 病字头的字 午错 失鹿共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