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24
短屐冲泥雨后寻,松筠成荫古庵深。
千秋高节杨公在,输与诗人赞诵音。
在雨后,我穿着短屐在泥路上寻觅,古庵深处松树和竹子成荫。
千秋高洁的风范依然在杨公那里,赋予诗人赞美之声。
作者介绍:李承五,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和隐逸生活,体现出一种清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雨后,诗人漫步于松竹成荫的古庵,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高洁的品格,受到古代诗人杨公的影响,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本诗通过简洁的语句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古代诗人品德的仰慕。首句“短屐冲泥雨后寻”生动地描绘了雨后泥泞的环境,短屐的使用则增添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这种轻盈的步伐与雨后的清新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游刃有余的洒脱。
接着“松筠成荫古庵深”进一步丰富了意象,松树和竹子在古庵中形成了浓密的荫蔽,象征着高洁和隐逸的生活。这种环境不仅是身体的庇护,更是心灵的栖息之地。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恰似古庵中的松竹,历久弥新。
最后两句“千秋高节杨公在,输与诗人赞诵音”则引入了对杨公的崇敬,展现了诗人对前辈的敬仰。杨公的高洁品格与诗人的赞美声,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仿佛在呼唤着当代人对理想人格的追随。
整首诗在意象上相互呼应,情感上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古代诗人以及对自我理想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高洁人格的仰慕,以及对文学传承的思考,体现了一种清雅、高洁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杨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短屐冲泥”表明了什么样的环境?
本诗所传达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