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3:57
梅花
作者: 张问陶 〔清代〕
花中资格本迟迟,铁石心肠淡可知。
此世何人能领略,为君终夜费相思。
看来风雪无多日,香到园林第几枝。
自是不开开便好,清高从未合时宜。
梅花的生长本来就缓慢,像铁石般的心肠也可看出其淡泊的情怀。
在这世间,谁能真正领略它的芬芳?为你我愿意整夜思念。
看来风雪不会再持续几日,梅花的香气在园中又会绽放几枝?
只要不开花反而更好,清高的梅花从未与时相合。
梅花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高洁、坚韧,尤其在逆境中依然绽放。诗人提到的“清高”与“合时宜”反映出对世俗价值观的超然与反思,梅花的特质与其内心的追求形成对比。
作者介绍:张问陶,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梅花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创作背景:梅花一向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张问陶创作这首诗时,可能受到了身处逆境的影响,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张问陶的《梅花》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在形象上展现了梅花的清高特性,也在情感上流露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诗的开头,诗人提到梅花“资格本迟迟”,暗示梅花的生长过程缓慢,似乎与世俗的竞争无关,表现出一种淡泊的心态。接着,诗人感慨“此世何人能领略”,表达出对真正理解梅花之美的人少之又少的惋惜之情。最后两句则更进一步,诗人认为梅花即使不开花也显得高洁,揭示了他对世俗价值观的超然与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寻。梅花的清香与诗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得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感,又充满哲理的思考。可以说,《梅花》不仅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更是诗人对生命、理想和自我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梅花的生长与特性,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清高、独立精神的向往。
诗词测试:
《梅花》的作者是?
“花中资格本迟迟”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铁石心肠”是形容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