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梅花》

时间: 2025-07-28 15:11:41

诗句

野鹤闲云寄此生,暗香真到十分清。

转怜桃李无颜色,独抱冰霜有性情。

赠我诗难应束手,笑他人俗也知名。

开迟才觉春风暖,先听流莺第一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5:11:41

原文展示:

梅花
作者: 张问陶 〔清代〕

野鹤闲云寄此生,
暗香真到十分清。
转怜桃李无颜色,
独抱冰霜有性情。
赠我诗难应束手,
笑他人俗也知名。
开迟才觉春风暖,
先听流莺第一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闲适的野鹤,寄情于云间,梅花的清香让他感到无比的清新。诗人怜惜那桃李花的娇艳,然而梅花却在冰霜中傲然挺立,显示出它的坚韧和独特的性情。虽然写诗有时难以回应世俗的期待,他却笑看那些追名逐利的人。梅花的盛开稍晚,但当它绽放时,春风的温暖才会真正到来,最先听到的则是黄莺的歌唱。


注释:

  1. 野鹤:闲适自在的鹤,象征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2. 暗香:指梅花散发出的清香,虽不张扬却真实。
  3. 桃李:桃花和李花,象征艳丽的花朵。
  4. 冰霜:形容梅花在寒冷的环境中仍然生长,象征坚韧。
  5. 束手:形容受限或无能为力,诗人指写诗时的无奈。
  6. 流莺:黄莺,春天来临时最早鸣唱的鸟类。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学中象征着坚韧与清高,常常被用来表达对高洁品格的钦佩。张问陶生活在清代,那个时代社会风气逐渐趋于世俗化,诗人在此背景下,用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问陶,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合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

《梅花》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日渐功利化,诗人通过梅花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名利的超然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梅花》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以梅花为媒介,抒发自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仍然保持清醒与独立的态度。相较于桃李的娇艳,梅花的内敛与坚强更让人感到珍贵,体现了诗人对品格的推崇。

诗中“赠我诗难应束手,笑他人俗也知名”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讽刺和不屑,他宁愿默默无闻,也不愿随波逐流。这种态度与梅花的倔强形象相得益彰,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高洁而清新的气质。

最后,诗人提到“开迟才觉春风暖,先听流莺第一声”,不仅暗示梅花的开放与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思考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鹤闲云寄此生:将自己比作闲适的野鹤,强调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2. 暗香真到十分清:梅花的香气真实而细腻,暗示其内在的高洁。
  3. 转怜桃李无颜色:感叹桃李花虽美,却无梅花的品格。
  4. 独抱冰霜有性情:梅花在冰霜中独自绽放,展现其坚韧的特性。
  5. 赠我诗难应束手:写诗时常常感到无能为力,表达了诗人的无奈。
  6. 笑他人俗也知名:轻蔑地看待追名逐利的人,强调自己的独立。
  7. 开迟才觉春风暖:梅花的开放虽迟,但春天的温暖终会到来。
  8. 先听流莺第一声:春天的到来伴随着黄莺的歌唱,象征着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野鹤”,形象生动。
  • 对仗:如“转怜桃李无颜色,独抱冰霜有性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梅花被赋予“性情”,突出其独特品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超然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名利的淡然。诗人通过梅花的形象,传递出一种坚韧不拔、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
  2. 野鹤:代表自由、超然。
  3. 桃李:象征世俗的美丽与流行。
  4. 冰霜:象征艰难与磨难。
  5. 春风:象征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梅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
    • C. 富贵
    • D. 名声
  2. “赠我诗难应束手”中“束手”指的是什么?

    • A. 受限
    • B. 自由
    • C. 轻松
    • D. 努力
  3. 诗中的“流莺”最先听到的是?

    • A. 夏天
    • B. 春天
    • C. 冬天
    • D. 秋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白梅》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样描写早春的景象,但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 《白梅》 by 冯唐:以白梅的清新对比世俗的浮华,表达了相似的主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梅花的文化象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梦横塘 春日感旧 探芳新·和慈博风后新绿沃若,秋气变春之作 探芳新 探芳新 壬戌开岁,连雨冱寒,掩关晏坐,几间水仙已有一二枝著花,静对夷然,香来成韵 梅弄影 题充和画红梅,用邱宗卿韵 梅弄影 贺陈可嘉张鸿峰新婚 梅弄影 日月潭 望春回 望春回 芳村花市得梅一枝归作 望春回 金陵阳历岁朝,用李景元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降心俯首 不辞而别 三撇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临饯 掌土 梗化 欲取姑与 背日性 眠花藉柳 反犬旁的字 身微命贱 委委曲曲 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