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6:45
梅花
作者: 张问陶 〔清代〕
回首山林感旧踪,
雪花吹影一重重。
记从驿使春前折,
又向瑶台月下逢。
对客岂无能舞鹤,
赏心还是后凋松。
天人装束天然好,
便买胭脂画不浓。
回首往昔,山林中留下了我的足迹,
漫天的雪花仿佛在轻轻飘动。
我记得在春天来临之前,曾在驿站折下一枝梅花,
在瑶台月下又与梅花相遇。
对着客人,难道我没有能力翩翩起舞如仙鹤?
但让我感到愉悦的,还是那后来的松树。
天人(美女)的装束自然是美好的,
我宁愿买来胭脂,也不愿画得过于浓艳。
张问陶(生卒年不详)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擅长写梅花、山水等题材的诗作。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
《梅花》创作于清代,正值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借梅花抒发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美好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梅花》通过梅花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美的追求。开篇“回首山林感旧踪”,以回首的视角引入,体现了对往昔岁月的思索。接着,雪花与梅花的交相辉映,形成了自然景色的和谐美感。诗中提到“记从驿使春前折”,不仅是对梅花的追忆,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对客岂无能舞鹤”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交际的自信,而“赏心还是后凋松”则展现了他对内心宁静的渴望。最后两句“天人装束天然好,便买胭脂画不浓”则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强调真实的美远胜于人工修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梅花的清雅,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观。
全诗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思考,同时传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中提到的“瑶台”代表什么?
A. 山川
B. 仙女居住的地方
C. 战场
诗人对客人自信地说“岂无能舞鹤”,表示什么?
A. 自谦
B. 自信
C. 失落
诗中“便买胭脂画不浓”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人工修饰
B. 自然美
C. 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