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9:59
九日閒居用渊明韵
作者:文徵明
端居念物化,草屋秋风生。
白云从东来,因之感浮名。
素发已充领,世欲移聪明。
穷无致用资,安事蜚英声。
尘埃失故步,老大怀弱龄。
菁华不复妍,白日已西倾。
抚时不能忘,徙倚当前荣。
寒花媚幽歜,怅然伤我情。
怆兹霜露早,宁知岁功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九月九日这个重阳节时,独自在草屋中感受到的秋天的气息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面对从东而来的白云,感叹浮华的名声与现实的差距。白发已满头,世俗对聪明才智的追求已无意义。生活困窘,难以追求名声,尘世的纷扰使人失去方向,年岁渐长,怀念年轻时的活力。曾经的风华已不复存在,夕阳西下,感慨时光的流逝。虽然抚今追昔,难免伤感,但也无可奈何。霜露来临,生命的成就又有多少呢?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字伯炳,号清溪,晚号“梅溪老人”,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和文学家。他擅长山水画和花鸟画,兼具诗文才华,其作品风格清新典雅,流露出浓厚的文人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欣赏。文徵明在晚年,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对名利的追求逐渐淡泊,更多地关注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美好。
《九日閒居用渊明韵》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在清秋时节,独自一人静居于草屋中,感受着秋风的袭来,心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端居念物化”引入,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化的深刻思考,紧接着以“草屋秋风生”描绘出一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白云、素发、寒花等元素交织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诗人在面对自然之美时,情感逐渐升华,感叹年华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他用“菁华不复妍”来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又以“白日已西倾”感叹生命已近尾声,充满了对未来的无奈。
诗的最后两句“怆兹霜露早,宁知岁功成”,将情感推向高潮,体现了对人生成就的反思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仗,展现了文徵明深厚的文学修养与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既有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也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反思与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追求,体现了文徵明的哲学思考和艺术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文徵明的“九日閒居”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素发已充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白日已西倾”在诗中有何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