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1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19:50
九日文教部登高
作者:郑孝胥
雪后重阳夕照明,高台纵目俯神京。
平原已觉山川伏,投老翻教岁月轻。
燕市再游非浪语,异乡久客独关情。
西南豪杰休相厄,会遣遗民见后清。
在重阳节的雪后,夕阳照耀着大地,我登上高台,俯视神州大地。
平原上已经感受到山川的沉寂,岁月的流逝让我倍感年轻。
再次游览燕市并非随意之言,身在异乡的我独自感到深深的思念。
希望西南的豪杰们不再遭受磨难,愿让遗民们见到后来的清明。
作者介绍:郑孝胥(1885-1947),清末民初的诗人、政治家,曾参与辛亥革命。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未来的思考与期盼,反映了动荡时代中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情怀。
《九日文教部登高》是一首典雅而深沉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在特定节日所引发的情感与思考。开篇以“雪后重阳夕照明”勾勒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日,诗人身处高台,俯瞰神京,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视野,也象征着他对国家未来的关注。
诗中“平原已觉山川伏”,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悟,山川的沉静与岁月的流逝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思。这里不仅有对个人年华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接着,诗人提到“燕市再游非浪语”,表达了身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此处的“非浪语”强调了他游历的深意,诗人并非虚言,而是饱含情感的表达。
最后一句“西南豪杰休相厄”,寄托了对政治局势的希望,渴望国家的未来能够更加清明。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作者对国家、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希望,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是哪个农历月份的节日?
诗中“西南豪杰”指的是?
“燕市再游非浪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