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4:21
蝶恋花二阕 其二
作者: 梁启超 〔清代〕
我亦兰成憔悴久。泪泫长条,孤负章台柳。
十万护铃金字咒。东风无力春消瘦。
门巷枇杷还似旧。锦瑟年华,得似当时否。
赢得一池春水绉。泪痕狼藉青衫袖。
我也已经憔悴了很久。泪水在长条上流淌,孤独地辜负了章台的柳树。
十万种护符的咒语,东风无力,春天也显得瘦弱。
门口的小枇杷树依然如故。锦瑟年华,是否还能像当初那样?
赢得一池春水的涟漪,泪痕狼藉在青衫的袖子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晚号饮冰室主人,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梁启超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往青春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蝶恋花二阕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抒发了作者对青春和爱情的追忆与感慨。词中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在岁月流逝中的憔悴与失落。“泪泫长条,孤负章台柳”,这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未实现爱情的惋惜。作者通过“十万护铃金字咒”暗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祈求,而“东风无力春消瘦”则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失落,仿佛春天的美好在岁月中逐渐消逝。
后半部分提到“锦瑟年华,得似当时否”,让人不禁思考曾经的美好是否还能重现,充满了思乡和怀旧的情感。最后以“泪痕狼藉青衫袖”收尾,再次强调了内心的伤感与无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和爱情的怀念,以及对日渐消逝的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惋惜,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兰成”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悲伤
C. 离别
D. 无奈
“东风无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无奈
C. 快乐
D. 愤怒
诗中提到的“锦瑟”最能代表什么?
A. 年华
B. 复杂情感
C. 失落
D.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梁启超的《蝶恋花》与李商隐的《锦瑟》,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情感的复杂,但梁启超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商隐则更注重情感的深邃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