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9:30
原文展示:
霜风裂寒窗,余响到我床。闻鼠有啮声,不省何物伤。儿呼须我起,顾无灯烛光。伏枕置所念,去梦通扶桑。
白话文翻译:
寒风如刀,割裂了冰冷的窗户,其回响传到了我的床边。我听到老鼠啃咬的声音,却不知它在伤害什么。孩子呼唤我起床,但四周一片漆黑,没有灯光。我伏在枕头上,放下心中的思绪,梦里前往遥远的扶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字景仁,宋代诗人,其诗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此诗可能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感受到孤独与寒冷,通过梦境寻求心灵的慰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夜晚的孤独场景,诗人通过风声、鼠声等自然声音,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寒冷夜晚的孤独场景。首句“霜风裂寒窗”用“裂”字形象地描绘了寒风的凛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触觉感受。接着,“余响到我床”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和寒冷的氛围。诗中的“闻鼠有啮声”和“儿呼须我起”增加了生活的真实感,而“顾无灯烛光”则强调了黑暗和无助。最后,“伏枕置所念,去梦通扶桑”表达了诗人通过梦境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寒冷夜晚的孤独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霜风裂寒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中的“扶桑”指的是什么? A. 日本 B. 中国 C. 印度 D. 韩国 答案:A
诗中的“顾无灯烛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绝望 C. 孤独 D. 无助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