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三耒问鎛》

时间: 2025-04-30 14:03:24

诗句

一畦失之荒,尔力亦可耨。

天下方漫芜,尔功亦何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3:24

原文展示: 一畦失之荒,尔力亦可耨。天下方漫芜,尔功亦何有。

白话文翻译: 一块田地荒废了,你的力量也可以去耕耘。但天下到处都是荒芜,你的功劳又在哪里呢?

注释:

  • 畦:田地中划分的小块。
  • 耨:耕作,除草。
  • 漫芜:荒芜,杂草丛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字子安,宋代诗人,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怀。此诗可能是在感叹个人努力在广阔的社会问题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王令在观察到社会普遍的荒芜景象后,对个人努力与社会现状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一块荒地与整个天下的荒芜,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努力在广阔社会问题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的感慨。诗中“一畦失之荒”与“天下方漫芜”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个人力量的有限性。同时,“尔力亦可耨”与“尔功亦何有”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力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畦失之荒”:描述一块田地荒废了,象征着局部的问题。
  • “尔力亦可耨”:指出个人的力量可以去耕耘,解决局部问题。
  • “天下方漫芜”:转向更广阔的视角,指出整个天下都处于荒芜状态。
  • “尔功亦何有”:反问个人的努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何意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局部与整体的对比,突出个人努力的有限性。
  • 反问:用“尔功亦何有”来强调个人努力的无力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个人努力在广阔社会问题面前的无力感。通过对比和反问,作者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荒、耨、漫芜。
  • 荒:象征着荒废和无序。
  • 耨:象征着努力和秩序。
  • 漫芜:象征着广泛的荒废和无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畦失之荒”中的“畦”指的是什么? A. 田地 B. 道路 C. 房屋
  2. 诗中“尔力亦可耨”中的“耨”是什么意思? A. 耕作 B. 休息 C. 行走
  3. 诗中“天下方漫芜”中的“漫芜”是什么意思? A. 繁荣 B. 荒芜 C. 平静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令的其他作品,如《秋怀》等,也反映了类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反映了社会荒芜的主题,但杜甫更多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王令诗集》

相关查询

一翦梅(忆别) 一翦梅 一翦梅 一翦梅(腊前梅) 调笑转踏 其六 调笑转踏 其五 调笑歌 调笑令·题内子画贺友人结婚牡丹双燕 调笑令 即景 调笑词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胡之痛 麻字旁的字 潭沲 毁不危身 长字旁的字 漕舟 稍关打节 殳字旁的字 包含三的成语 历练老成 倒八字的字 卜字旁的字 壶天日月 重茧 古记 长开头的成语 剔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