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0:49
猎儿燕楚俗,得意唯驰逐。不知庙堂上,坐饱万钱肉。
猎儿们在燕地和楚地习惯于追逐猎物,得意的时候只知道尽情奔跑。他们不知道在朝廷上,却有些人坐在那儿,享受着丰厚的肉食,坐拥万贯家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2年-1126年),字方回,号秋水,晚号紫阳居士,北宋词人,精于词作,风格清新,擅长用典,意象丰富。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困苦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猎人的生活与朝廷富贵生活的对比,揭示出社会的不平等与人们的无知。
贺铸的《感兴六首 其四》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社会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追逐猎物的猎儿,他们在自然中奔跑,享受着一种原始而真实的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庙堂之上,那些坐享其成的人们,他们的富裕来之不易,却又显得非常遥远。诗人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与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在这首诗中,贺铸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猎儿与庙堂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出一种生活的无奈与悲凉。猎儿的“得意”只是在追逐中,而庙堂上则是奢华的享乐,似乎两者之间毫无关联。这种无知与疏离感,恰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深层问题,让人深思。
同时,诗中“万钱肉”的描写,直接指向了社会的财富不均,富者独享,而贫者只能在荒野奔波。诗人在此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场景,更在探讨一个深刻的社会命题,令人感慨万千。
逐句解析:
猎儿燕楚俗:猎人的孩子们在燕地和楚地的风俗中长大,意在突出他们的生活环境。
得意唯驰逐:猎儿们在得意的时候只知道追逐猎物,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单纯追求。
不知庙堂上:猎儿们对社会上层的生活一无所知,暗示了对权力与财富的无感。
坐饱万钱肉:庙堂中人享受着丰厚的肉食,象征着极大的财富与特权。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底层民众与权贵之间的巨大反差,反映了贺铸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猎儿”指的是谁?
“庙堂”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手法表现社会的对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