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菩萨蛮(十一之五)》

时间: 2025-07-28 05:13:57

诗句

绿杨眠后拕烟穗。

日长扫尽青苔地。

香断入帘风。

炉心檀烬红。

兰溪修祓禊。

上巳明朝是。

不许放春慵。

景阳临晓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5:13:57

原文展示:

绿杨眠后拕烟穗。
日长扫尽青苔地。
香断入帘风。
炉心檀烬红。
兰溪修祓禊。
上巳明朝是。
不许放春慵。
景阳临晓钟。

白话文翻译:

在绿色的杨树掩映下,烟雾缭绕,轻盈的花穗随风摇曳。
阳光明媚,长时间照耀,扫除青苔覆盖的土地。
香气随着风轻轻飘入窗帘之中。
炉中的檀香余烬还泛着红光。
兰溪河边,正值修祓的节日。
明天就是上巳节了。
不允许因春天的懒散而放纵自己。
景阳钟声在晨曦中响起。

注释:

  • : 指轻柔的样子,这里形容花穗随风摆动。
  • 青苔: 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香断: 香气渐渐消散。
  • 帘风: 风吹动窗帘,带来阵阵清香。
  • 炉心: 指香炉的内部,燃烧的檀香。
  • 檀烬: 指檀香的余烬,象征着宁静和优雅。
  • 修祓: 古代祭祀活动,用以祈求平安和去除灾厄。
  • 上巳: 指农历三月初三,是古代的节日。
  • 景阳: 指景阳冈,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晨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900-970年),字方回,号东篱,宋代著名词人,尤以其词作见长,风格清丽、婉约,诗词兼擅。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菩萨蛮(十一之五)》创作于春夏交替之时,正值自然繁盛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珍惜与感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对节日的期待。

诗歌鉴赏:

此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开篇的“绿杨眠后拕烟穗”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杨树的绿意与花穗的轻柔构成了一幅安静而和谐的图画。接着,诗人通过“日长扫尽青苔地”的描写,表现了阳光的普照与温暖,仿佛在唤醒大地的生机。

“香断入帘风”一句中,香气的消散与窗帘的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春日的轻盈,又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随后,炉心的“檀烬红”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这安逸的时光。

“兰溪修祓禊”引入了节日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古老的习俗,增加了作品的文化深度。最后一句“景阳临晓钟”则与开头的春日景象相呼应,使整首诗在时间的流逝中获得了圆满。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活的哲理,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杨眠后拕烟穗: 描述春日的宁静,杨树绿意盎然,花穗柔美。
  2. 日长扫尽青苔地: 阳光照耀,青苔被清扫一空,传达出春天的温暖。
  3. 香断入帘风: 香气轻盈飘入窗帘,表现出春日的柔和与舒适。
  4. 炉心檀烬红: 香炉中的余烬仍在闪烁,象征着宁静的生活气息。
  5. 兰溪修祓禊: 引入节日氛围,体现文化习俗。
  6. 上巳明朝是: 提到即将到来的节日,增加了时间的紧迫感。
  7. 不许放春慵: 劝诫人们不要懒散,要珍惜春天的美好。
  8. 景阳临晓钟: 晨钟声响起,带来新的希望与启示。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情,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拟人: 描述自然景物使其具有人的情感,增加了亲切感。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应珍惜生活、迎接节日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杨: 代表生命与青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青苔: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沉寂。
  • 檀烬: 代表宁静与优雅,表达内心的平静。
  • 兰溪: 古代的文化象征,代表着节日与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元宵节
    b) 上巳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2. “绿杨眠后拕烟穗”中的“拕”指什么? a) 美丽
    b) 轻柔
    c) 繁茂
    d) 低垂

  3. 诗中提到的香气是从哪里飘来的? a) 窗外
    b) 窗帘
    c) 香炉
    d) 花园

答案:

  1. b) 上巳节
  2. b) 轻柔
  3. b) 窗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菩萨蛮》

诗词对比:

  • 贺铸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贺铸更注重于春的生机与文化习俗的结合,而李清照则常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内心的情感与思念。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风格上的差异与相似之处,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古典诗词鉴赏》
  3. 《贺铸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颜□之清漳六言三首 春旱忽两五绝 杂咏一百首·公孙弘 杂咏一百首·周堪 四叠 溪庵种蓻六言八首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 灯夕二首呈刘帅 辛卯满散天基节即事六首 别敖器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絶景 士字旁的字 宽猛相济 走之旁的字 恒事 包含失的词语有哪些 火字旁的字 流风遗俗 旷古奇闻 包含棱的词语有哪些 边调 分进合击 贞白 矛字旁的字 忧心如酲 匸字旁的字 包含拧的词语有哪些 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咽苦吞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