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1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13:22
古柏森然地,修严蜀相祠。
一过荣异代,三顾盛当时。
功德流何远,馨香荐未衰。
敬名探国志,饰像慰甿思。
昔谒从征盖,今闻拥信旗。
固宜光宠下,有泪刻前碑。
古老的柏树苍翠挺拔,蜀相的庙宇显得庄严肃穆。
曾经的荣光已逝去,三顾的情景依然留存当时。
他的功德流传得多么远,香火依旧未曾消散。
敬仰他的名号探索国家的志向,供奉的雕像慰藉着人们的思念。
往昔拜谒时曾随征战而去,如今听闻他拥护的信旗。
理应在恩宠之下发光发亮,泪水铭刻在前面的碑上。
杨汝士,唐代诗人,生活于盛唐时期。以擅长古风和律诗闻名,作品多表现历史人物和壮丽景观,情感真挚,擅长运用典故。
这首诗是在祭祀蜀相诸葛亮时所作,表达了对其伟大功绩的追思,以及对后世的激励。正值唐代,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追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写蜀相祠的古柏和庄严气氛,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崇高的氛围。古柏象征着诸葛亮的坚韧与长存,庙宇则是对他功绩的永久纪念。诗中提到的“三顾”是对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的致敬,表现出对忠诚和智慧的赞美。
整首诗以“功德流何远”引出对诸葛亮的伟大追思,强调他的功绩不仅在当时显赫,且历久弥新,香火未衰。诗人通过“敬名探国志”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认为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国家理想的追求者。最后的“有泪刻前碑”更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深切怀念与敬重。
整首诗通过对蜀相诸葛亮的追思和敬仰,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后代的激励。诗人以深情厚谊的笔触,传递出对忠诚、智慧与理想的崇敬,展现了历史人物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影响。
诗中提到的“蜀相”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三顾”一词出现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本诗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可对比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情壮志,而杨汝士则更注重于深情的怀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