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0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07:30
乌夜啼
作者: 卢祖皋 〔宋代〕
柳色津头泫绿,桃花渡口啼红。
一春又负西湖醉,离恨雨声中。
客袂迢迢西塞,余寒翦翦东风。
谁家拂水飞来燕,惆怅小楼东。
在渡口的柳树旁,嫩绿的颜色让人心生怜惜;桃花在渡口旁盛开,仿佛在啼叫着红艳的情感。又是一春,西湖的醉意依旧令人沉醉,却又在离愁别恨的雨声中回荡。旅人远行,衣袂飘飘,向着西边的山塞而去,余寒依然在东风中萦绕。是谁家的燕子从水面飞来,带着惆怅,正好飞过那小楼的东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卢祖皋,字子韶,号少云,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富有哲理和情感。
创作背景:
《乌夜啼》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离愁别恨的情感,并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的思乡之情。
《乌夜啼》是一首充满春意的抒情诗,诗人以西湖的美景为背景,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惆怅。首句“柳色津头泫绿”用“泫”字,生动表现了柳树新芽的娇嫩和生机,柳色如泪,似乎在诉说着离愁。接着“桃花渡口啼红”将桃花的鲜艳与悲伤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流露出一种美中带伤的情感。
再看第三句“一春又负西湖醉”,这里的“负”字非常有力,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沉迷与无奈,似乎一年又过去了,醉意难以忘却,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离别的痛苦。诗中的“离恨雨声中”更是将这种痛苦深化,雨声仿佛在诉说着分离的哀伤。
最后两句,诗人以“客袂迢迢西塞”,描绘了远行的旅人,衣袂飘飘,显得孤寂而遥远,余寒的“翦翦东风”则增添了几分清冷。最后一句“惆怅小楼东”中,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它的飞来却加深了诗人的惆怅,形成了一种对比与反衬,令人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将春日的美与离别的愁苦有机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离别的思考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深刻表达了人们在春天来临时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柳色津头泫绿”的意思是?
A. 柳树的颜色很鲜亮
B. 柳树的颜色像泪水一样悲伤
C. 柳树的颜色像水一样流动
D. 柳树的颜色是黄色
“谁家拂水飞来燕”中的“燕”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到来
C. 离别的痛苦
D. 夜晚的宁静
本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热爱
B. 离愁别恨的复杂情感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卢祖皋的《乌夜啼》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与思乡的情感,但《乌夜啼》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离愁的结合,而《静夜思》则通过月光引发对家乡的思念,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表达方式。
推荐书目:
以上是关于卢祖皋的《乌夜啼》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