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21:5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1:50:19
春愁曲
作者: 杨基 〔明代〕
小楼十日听雨卧,
春云作团拂帘过。
金黄杨柳晓初匀,
雪白梨花春半破。
东家胡蝶飞无数,
西邻燕子归两个。
玉关万里尺书稀,
春风不似春愁大。
在小楼里躺了十天,听着雨声,春天的云朵像团雾一样轻轻拂过窗帘。金黄色的杨柳在清晨的阳光下初显娇嫩,雪白的梨花在春天的中段开始凋零。东边的家中蝴蝶飞舞无数,西邻那边的燕子却只归来了两只。远在玉关的书信稀少,春风的温暖比起心中的愁绪却显得微不足道。
“玉关”是历史上著名的边关,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思乡之情。诗中提到的“尺书稀”意指与远方亲友的联系稀少,增加了诗的愁绪。
杨基,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以及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春愁曲》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季节中的孤独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诗人却因环境或心境的缘故,感受到春愁。
《春愁曲》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浓郁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内心的愁苦。作品开头“十日听雨卧”即设置了一个静谧、孤独的氛围,诗人在小楼中静静地听着雨声,体现出一种无奈的沉寂。接着,诗人用“春云作团拂帘过”描绘了春天的轻柔,给予读者一种温暖而又惆怅的感觉。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金黄杨柳”和“雪白梨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春的生机,后者则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消逝。接下来的描写中,东家的蝴蝶与西邻的燕子,分别代表着春天的活力与孤独的归属感,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愁绪。
最后两句“玉关万里尺书稀,春风不似春愁大”则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结合,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春天的复杂感受。整体来看,诗歌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欣赏与对内心愁苦的深刻反思,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情感。
诗中提到的“金黄杨柳”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复苏
B. 孤独的感受
C. 春天的结束
“春云作团拂帘过”中的“春云”属于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诗人对春风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温暖
B. 轻柔
C. 无法抵挡春愁